首页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学

五、《后汉书》在史学思想上的两个特点

字体:16+-

范晔的史学思想,最重要的两个方面,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一是关于“以意为主,以文传意”,二是关于“因事就卷内发论,以正一代得失”。对于前者,所讨论甚少,本书特提出来加以阐发。对于后者,屡屡有论者提到[98],有的论者也有一定的论述,颇多启发,有的论者则未予以展开。本书意在发展、丰富已有的陈说,时亦提出新的认识,把这一问题的研究向前推进一步。对于范晔的历史思想,作者拟另撰专论,本文一般不予涉及。

这里,首先讨论关于“以意为主,以文传意”的问题。

范晔在“自序”中突出地写了他关于“意”与“文”的认识,他说:

文患其事尽于形,情急于藻,义牵其旨,韵移其意。虽时有能者,大较多不免此累,政可类工巧图缋,竟无得也。常谓情志所托,故当以意为主,以文传意。以意为主,则其旨必见;以文传意,则其词不流。然后抽其芬芳,振其金石耳。此中情性旨趣,千条百品,屈曲有成理。自谓颇识其数,尝为人言,多不能赏,意或异故也。

对于这一段话的理解,论者往往把它局限在关于“文”的范围之内,这是一种比较狭隘的理解。其实古时文史不分,后来文史分途但二者仍有联系。刘勰《文心雕龙》是文学理论著作,但也有《史传》篇专论史学。《昭明文选》“选”的是“文”,但它也有“史论”专卷[99]。刘知幾《史通》是史学批评著作,但它反复强调“国史之美者,以叙事为工”[100]。章学诚所著《文史通义》,更是兼论文与史的理论著作。这样来看,则对于范晔所论“以意为主,以文传意”的思想,是不应当理解得太狭隘,而要把它同作为史学家的范晔联系起来进行考察,庶可得其真谛。要之,这是认识范晔史学思想及《后汉书》有关问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