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史学史上,马、班齐名,《史》、《汉》同辉,赞誉者蜂起,仿效者不绝。其实,《史》、《汉》的命运毕竟还是不完全一样的。隋唐之际,《汉书》研究成为显学,而《史记》研究却大不如前者。
隋唐之际《汉书》学的兴盛,突出地表现在涌现了一批专治《汉书》的学者。
隋朝刘臻,“精于《两汉书》,时人称为汉圣”[20]。当然,超过“汉圣”的人还是有的。学者杨汪曾经问《礼》于沈重,受《汉书》于刘臻。二人推许之曰:“吾弗如也。”隋炀帝时,杨汪任国子祭酒。炀帝“令百僚就学,与汪讲论。天下通儒硕学多萃焉,论难蜂起,皆不能屈”[21]。炀帝时期有一个光禄大夫于仲文,曾参掌文选事,亦撰成《汉书刊繁》三十卷。隋朝《汉书》学的泰斗,还应算是萧该和包恺。炀帝大业中,萧、包二人聚徒教授,著录者数千人,可谓盛况空前。史称:“于时《汉书》学者,以萧、包二人为宗匠。”[22]
关于萧该,据《隋书·萧该传》记,隋文帝时,他被“拜国子博士。奉诏书与(何)妥正定经史,然各执所见,递相是非,久而不能就,上谴而罢之。该后撰《汉书》及《文选音义》,咸为当时所贵”。萧该的《汉书音义》,看来也是属于发愤之作。关于包恺,是从王仲通受《史记》、《汉书》。包恺的《汉书》学知识,主要来源于王仲通。萧、包教授《汉书》,弟子数千,门庭若市,堪称隋朝《汉书》学的魁首。
唐初,《汉书》学继续发展。唐高祖时,曾任廉州刺史与鄂州刺史的颜游秦撰《汉书决疑》十二卷,成为唐代《汉书》学的开山。颜游秦是著名学者颜师古的叔父,所撰《汉书决疑》为学者所称,后师古注《汉书》,亦多取其义。颜师古注《汉书》,是在唐太宗贞观十一年(637年),“时(太子)承乾在东宫,命师古注班固《汉书》,解释详明,深为学者所重。承乾表上之,太宗令编之秘阁”[23]。颜师古注《汉书》,用力至深,“时人谓杜征南(杜预)、颜秘书(颜师古)为左丘明、班孟坚忠臣”[24],极为恰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