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学

二、李延寿撰《南史》、《北史》

字体:16+-

李大师的著述之志,因未能实现而引为“没齿之恨”。这在李延寿的思想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从一定的意义上说,他后来的史学事业,就是从这里萌发的。如他所说:“既家有旧本,思欲追终先志。”[96]他决心接过他父亲没有做完的事情继续做下去。

李延寿撰《南史》和《北史》,经历了漫长而艰苦的过程。这个过程大致有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唐太宗贞观三年(629年)至贞观五年(631年)。这期间,李延寿参与修撰《隋书》;与此同时,梁、陈、齐、周诸史的修撰都在进行,皇家史馆集中了有关这些方面的许多历史资料。李延寿利用这个机会,在修撰《隋书》的同时,特别留心于那些他未曾见到过的“齐、梁、陈、周、隋五代旧事”的资料,并“昼夜抄录之”。

第二个阶段,大约从贞观八年(634年)至贞观十五年(641年)。李延寿在蜀中做官期间,在公事之余,“以所得者编次之”。这时虽然梁、陈、齐、周、隋五代史已在贞观十年(636年)修撰完成,但李延寿远在蜀中,不可能读到皇家图书馆的这些刚刚撰成的藏书。

第三个阶段,从贞观十五年(641年)至贞观十七年(643年)。李延寿调回京城任太子属官,由于令狐德棻的推荐,他再次进入史馆。这一次,他把撰写南北朝史工作的重点放在勘究宋、齐和北魏三朝历史中他所不甚了解的一些史料上面。

以上三个阶段共十四五年时间,李延寿一面参加史馆修撰工作,一面搜集、勘究资料,为撰写南北朝史作准备。

第四个阶段,从唐太宗贞观十七年(643年)至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年),前后用去十六年时间。这时,由于褚遂良奉诏修撰《五代史志》,李延寿也参与了这项工作。他利用这个机会“遍得披寻”,进一步广泛阅读了史馆有关的藏书。他的视野更加开阔了。史馆撰述之余,他就抄写南朝的宋、齐、梁、陈和北朝的魏、齐、周、隋八代史,即所谓“私为抄录,一十六年,凡所猎略,千有余卷”[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