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沈约的上书建言和王僧孺的整理、汇集谱书,足见崇尚谱牒本是门阀制度的反映,但其造成的弊端也是门阀士族所难以预料和难以避免的。诚如唐代史家柳芳所论:
夫文之弊,至于尚官;官之弊,至于尚姓;姓之弊,至于尚诈。隋承其弊,不知其所以弊,乃反古道,罢乡举,离地著,尊执事之吏。于是乎士无乡里,里无衣冠,人无廉耻,氏族乱而庶人僭矣。故善言谱者,系之地望而不惑,质之姓氏而无疑,缀之婚姻而有别。山东之人质,故尚婚娅,其信可舆也;江左之人文,故尚人物,其智可舆也;关中之人雄,故尚冠冕,其达可舆也;代北之人武,故尚贵戚,其泰可舆也。及其弊,则尚婚娅者先外族、后本宗,尚人物者进庶孽、退嫡长,尚冠冕者略伉俪、慕荣华,尚贵戚者徇势利、亡礼教。四者俱弊,则失其所尚矣。[11]
在历史发展中,有些现象常有相似之处。柳芳所论的这些“弊端”,在整个门阀时代都是挥之不去的。这可以从唐代的谱牒之学中得到进一步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