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西方美学史 第1卷 古希腊罗马美学

第四节 审美主体的觉醒

字体:16+-

赫拉克利特、恩培多克勒和德谟克里特的素朴唯物主义美学思想的共同特征在于直观性,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那么由智者们首先揭开的唯心主义美学思想的序幕,即抽象的发展了人的感性活动的能动方面,审美主体的觉醒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尽管其出发点是主观唯心主义的,得出的结论是相对主义和不可知论的,但毕竟提出了审美主体这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从而成为整个古代美学思想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 “人是万物的尺度”

智者运动揭开了人本主义的序幕,人这个主体开始觉醒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开始和整个自然区别和划分开来。这种主体自我觉醒的标志,就是普罗塔哥拉的著名命题“人是万物的尺度”: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如何存在的尺度,也是非存在者如何非存在的尺度。[18]

这里所讲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意指人是万物的“权衡者”。至于其中的“非存在”,那是与“不存在”有区别的,它不是绝对的不存在,不是“无”。只是“不是存在”或“异于存在”,如果冷的感觉是“存在”,那么不是冷的感觉如热的感觉、温的感觉等就都是“非存在”。这里所讲的“人”指的是个人的感知和体验,而不是指整个人类或个人的理性知识或别的什么东西。

“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个著名的命题,究竟是什么含义,历来多有争议。

柏拉图在《泰阿泰德篇》中声称,这个命题是普罗塔哥拉在《论真理》的开篇时讲的,普罗塔哥拉的意思无非是说:你我既然都是人,一物对于我显得是这样,对于我便是这样;对于你显得是那样,对于你便是那样。并以风为例作进一步的说明,有时同一阵风,对于你觉得冷,对于我不觉得冷;对于我稍微感觉到冷,对于你则感觉到很冷。也就是说,冷不冷不取决于风本身,其尺度、其权衡的标准在于感觉者的个人。并进一步解释道:所谓“显得”就是“觉得”,也就是说,“对各个人而言,万物是如何或如何存在,也就等于各人感觉如何”,“感觉总是对某物存在的感知”[19]。而感觉却是这样产生的:第一,人的不同的知觉起因于不同的知觉对象和不同状态的知觉者,所以此时此地的知觉者,与彼时彼地的知觉者的知觉是不同的;第二,我在此时此地对某物的知觉,决不同于彼时彼地我对他物的知觉。引起我如此这样知觉的东西,如果与他人相遇,决不会产生和我一样的感觉后果,不会感知到相同的性质;第三,我不会自行产生这种感觉,对象本身也不会自行产生这种性质,因此这种感觉的性质,只能是在感觉者和感觉对象相遇时才会产生的。当我变成知觉者时,我必定是某物的知觉者,决不可能有此感觉而无此物。同样,对象成为甜的、苦的等时也必定是对某人而言是这样性质的,决不可能有与某人无关的甜性。经过这一系列的分析,柏拉图就普罗塔哥拉的这个命题的含义,作出如下的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