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西方美学史 第1卷 古希腊罗马美学

第三节 美的本质

字体:16+-

前面讨论了亚里士多德有关美的理论的形而上原理,那是建立在他的客观唯心主义的本体学说基础上的。但他毕竟不像柏拉图那样是更为纯粹的客观唯心主义者,而是具有唯物的经验论倾向的客观唯心主义者。在他有关可感的客观存在的事物中的美的观点中,就明显显示出这种唯物的经验论倾向。至于作为这种倾向的唯物的经验论倾向的认识论基础,将另行具体讨论。

一 美:客观事物的关系的总和

亚里士多德除了将“美”、“最高的美”、“永恒的美”看作是神、理性、原动者、纯形式、现实性,宇宙万物追求的终极目的外,还从审美快感意义上探讨了存在于可感的客观事物中的那种美。如果说前者是属于形而上范畴的美的话,后者则更接近于审美意义上的美,将美看作是存在事物中的“某种特定关系”。

这种观点,是亚里士多德在《物理学》第七卷第三章讨论“所有的质变都属于可感的性质”时提出来,并进行论证的。他在该章一开始就指出,任何事物的质变,都取决于事物自身,取决于事物的可感的特性,质变是和该事物内部的特性密切相关的:

任何质变事物的质变,都是由可感的原因引起的,并且,质变只能存在于那些自身直接受可感特性影响的事物里。[52]

接着,他就批评和澄清两种错误的质变观。

第一种错误观点。人们最容易认为,在外形和形状中存在着质变。实际上,在外形和形状中并不存在质变。就外形的变化来讲,不存在质的变化。当某种事物的外形发生变化时,在它已经完成了外形的变化时,我们就不再用它所由构成的质料的名称来称呼它了。例如,作为原来的铜是质料和形式的统一体,但当铜被用作质料,雕塑家根据特定的形式雕塑成一座铜像时,人们不再用作为质料的铜来称呼这座铜像(其他如由蜡构成的蜡烛、由木头构成的床也同样如此),而是另行分别用派生词称呼它们为铜塑的、蜡制的、木制的,但所由产生的雕塑并没有发生质变。而且,当某事物受到影响或已被质变时,我们仍然用原来的名称来称谓它们。例如,当铜和蜡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为干燥的、流动的、温热的和坚硬的时,我们依然用质料的名称来称呼它们是干燥的、流动的、温热的和坚硬的铜或蜡。亚里士多德由此得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