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较而言,对作为模仿品的艺术持否定态度的柏拉图,对美的理论是倾心关注的,而对艺术持肯定态度的亚里士多德,对美的理论则缺乏系统的讨论。由此而来,哲学史家和美学史家们更多地关注亚里士多德的艺术理论,以致无视或忽视他的有关美的理论,特别是有关美的形而上学理论。
策勒在讨论到亚里士多德的“艺术哲学”时指出,亚里士多德的艺术哲学像柏拉图一样,不是建立在抽象的美的概念的基础上的,而是建立在艺术的基础上,但最后,关于美的概念依然是模糊的和未曾加以定义的。“于是,亚里士多德在《诗学》的开始,将美完全撇在一边,从对艺术的本性的考察开始。”[23]克罗齐虽然肯定亚里士多德在美学理论上的历史地位,但依然无视和低估他对美的理论的贡献:
真正的美学,表现的科学的探求可追溯到(还不包括柏拉图的一些光辉的、但是偶然的研究,如诗人应编造寓言,而不是推理)亚里士多德那里,虽然这些探求根本不取决于他关于美的很少和无力的思辨。[24]
相比之下,塔塔科维兹在肯定亚里士多德的艺术理论长时间来成为美学史上最为人所接受的篇章的同时,惋惜他的美的理论却始终是不引人注目的,因为他对这个问题的论述是偶然的和不连贯的,而美学史家必须从零散材料中重构一个理论体系。
接着他就试图重构亚里士多德的美的理论的体系。但他却错误地将这种重构的出发点,建立在他自认为的亚里士多德的关于美的所谓“定义”上:
道德上的美或高尚,由于其自身的原因而为人所向往,同时那也是值得赞美的东西,或者说,其为善,因为是善而令人感到愉快。[25]
接着他作出了如下的简化:“美是自身就具有价值并同时给人以愉快的东西。”并循此作出了他自己的解释:这样亚里士多德就把他的美的定义,建立在这两种属性上——(1)把美解释为其价值在于自身而不在于其效果的东西;(2)把美解释为提供愉快的东西。也就是说,美不但具有价值,而且也是因此引起欣赏或赞美的东西。这第一种属性(自身价值)构成了美的种,第二种属性(令人愉快)构成了美的属差。[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