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西方美学史 第6卷 二十世纪美学 上

第八节 布莱希特以理性为本的戏剧美学

字体:16+-

贝托尔特·布莱希特(Bertolt Brecht,1898—1956年),生于德国南部奥格斯堡一个富裕家庭。1917年入慕尼黑大学哲学系,次年改学医,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曾被派往战地医院看护伤员。他二十岁起就开始戏剧创作,1922年以剧本《夜半鼓声》获克莱斯特奖金,显示了戏剧创作的才华。先后担任过慕尼黑话剧 院导演兼艺术顾问、柏林德国话剧院艺术顾问,大胆进行戏剧实验与改革,创造出全新的“史诗剧”样式。1926年起研读《资本论》,转向信仰马克思主义,并自觉应用于戏剧创作中去,极大地提高了戏剧的战斗性与教育功能。希特勒上台后,他被迫先后流亡到丹麦、瑞典、芬兰、美国。流亡期间仍不懈地创作诗歌、剧本、小说,其中不少都成为传世名作。1948年他返回德国,定居东柏林,领导柏林剧团继续其史诗剧的实验,获得巨大成功。他的主要剧作有《母亲》(1932年)、《四川好人》(1940年)、《高加索灰阑记》(1945年)、《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1939年)、《伽利略传》(1947年)等;《戏剧小工具》 (1948年)及《补篇》则是他戏剧理论的总结,是他长期戏剧创作和导演的丰富实践经验的升华,形成了他非亚里士多德的独特戏剧美学体系。布莱希特早期与法兰克福学派的主要成员来往密切,参与过他们的理论活动。他的剧作曾受表现主义影响,因此在20世纪30年代表现主义论争中,他与布洛赫取一致立场:在他的史诗剧实验受到批评时,本雅明则给以高度评价与全力支持。

布莱希特像

一 具有鲜明无产阶级倾向的理性主义艺术观

布莱希特生活在德国大资产阶级走向法西斯主义、两次世界大战相继发生的动**时代。法西斯政权竭力宣扬神秘主义和信仰主义,鼓吹反理性主义和享乐主义,敌视科学与理性。当时的文艺作品也充满了低级庸俗和享乐主义的货色。布莱希特作为一个自觉的马克思主义者,以自己的创作实践与理论思考,针锋相对地倡导一种具有鲜明无产阶级革命倾向的、以科学和理性为基础的艺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