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西方美学史 第6卷 二十世纪美学 上

第十节 费舍的新现实主义美学

字体:16+-

恩斯特·费舍(Ernest Fischer,1899—1972年),原奥地利共产党领导成员,作家、理论家,奥地利“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主要代表。他出生于捷克波希米亚地区,后移居奥地利,曾在奥地利格拉茨大学哲学系学习。在大学就参加革命,加入奥地利社会民主党,担任《工人报》编辑。1933年,奥地利当局镇压奥地利工人运动,而当时的奥地社会民主党却采取了妥协退让政策,费舍对此极为不满,毅然退出社民党而加入奥地利共产党。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流亡苏联,参加反法西斯的斗争。战后,他回到奥地利,先后被选为奥共中央党员,政治局委员,成为奥共的领导成员,并作为奥共代表长期担任国会议员。长期以来,他一直是奥共的主要理论家,写过大量政治论文和评论,同时,他也积极从事文艺创作和评论,写过不少小说、诗歌和剧本,发表过大量文艺评论和美学论著。1969年,他因政治上与奥共领导集团不和而被开除出党。

费舍的美学论著主要有《艺术和人类》、《论艺术的必然性——一种马克思主义的探讨》、《艺术与共处》、《时代精神和文学艺术的束缚与自由》、《从格里尔帕策到卡夫卡》等。他的美学思想经历过从维护斯大林主义到反对斯大林主义的巨大变化,20世纪50年代,特别是苏共二十大以后,他成为反对苏联社会现实主义,反对斯大林的文化专制主义的急先锋。法国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家洛蒂认为,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中有两种对立的观点,一派是斯大林和日丹诺夫主义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观点;另一派则是布莱希特、阿拉贡等人的新现实主义美学理论,他称赞费舍则是后一派“最光辉的代表之一”。[1]所罗门也说,费舍后期在“主张非教条主义”美学观点方面“情绪更加激动,语调更加刺耳”,是典型的“非日丹诺夫主义的共产党美学”。[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