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德华·布洛(Edward Bullough,1880—1934年)是瑞士心理学家、美学家和语言学家。早年在瑞士接受教育,1902年起在英国剑桥大学讲授德语、意大利文学和美学。布洛精通多种外语,一生著译颇丰。主要美学著作有:《物质和形式》(1904年)、《现代美学概念》(1907年)、《在对单色进行审美欣赏中的“透视问题”》(1909年)、《作为一个艺术因素与审美原则的“心理距离”说》(1912年)、《美学与心理学的关系》(1919年)、《艺术中的精神与媒介》(1920年)、《实验美学的最新著作》(1921年)等。其中,关于“心理距离”说的论文使他在美学界获得了很高的声誉。
布洛不满意对美作形而上学的研究,认为许多人所主张的美的客观性和绝对性是美学中的错误之源。应当转向对美感心理原因的研究,建立以观赏(主要是艺术观赏)的心理效应为对象的现代心理学美学,因此他提出了“心理距离”说。他的“心理距离”说与英国经验派美学家博克的美学理论有着内在联系。博克在《论崇高与美》一文中曾指出:“如果危险或苦痛太紧迫,它们就不能产生任何愉快,而只是恐怖。但是如果处在某种距离以外,或是受到了某些缓和,危险和苦痛也可以变成愉快的。”[1]博克在这里已看到了距离对于产生崇高感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不过,他还没有系统地分析心理距离问题。布洛则以对心理距离的分析为核心,建立起自己的美学理论。
布洛所说的在审美活动中要与对象保持的一定距离,既不是空间的距离,也不是时间的距离,而是一种心理上的距离。他曾举了一个著名的海上遇雾的例子来说明这种心理距离的含义。他说,在海上航行时遇到了大雾,这时,由于对航行有可能遇到的危险的担忧,不论对船员还是对旅客都会产生一种焦虑、紧张,甚至是恐怖的情绪,在这种心绪中当然谈不上去欣赏海上的雾景的。布洛指出,然而,如果我们能与大雾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那么,“海上的雾也能够成为浓郁的趣味与欢乐的源泉”。[2]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忘掉海上遇雾的危险性和实际的忧虑,把注意力转向“客观地”形成周围景色的种种事物,那么,我们就能够欣赏海上雾景的奇妙无比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