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西方美学史 第6卷 二十世纪美学 上

第四节 特尼亚诺夫的文学演变观

字体:16+-

尤里·特尼亚诺夫(Jurij Tynjanov,1894—1943年),形式主义文论家、作家。他于1918年在彼得堡大学语言学史系毕业,积极参加了当时的文学辩论,是诗歌语言理论研究会的重要成员。他的主要著作有:《诗歌语言问题》(1924年)、《文学事实》(1928年)、《拟古者和革命者》(1929年)等,后期的重要论文被视为布拉格学派的经典文献。特尼亚诺夫的主要观点包括:

一 对诗歌中词的意义的探讨

同其他俄国形式主义者一样,特尼亚诺夫也试图借用语言学方法来研究诗学,但他更注重诗学的语义学研究,特别是对诗歌中词的意义的分析。

首先,他从一般语词出发,提出“词没有一个确定的意义”的观点。他认为,一般的词意其实是不存在的,词的具体意义总是在特定的句子中体现出来的。他说,“句子之外的词是不存在的”,离开句子的词是没有确定意义的;“词的抽象体就像一只杯子,每次都重新按照它所纳入的词汇结构以及每种言语的自发力量所具有的功能而被装满”;因此,词的具体意义总是变动不居的,“它是变色龙,其中每一次所产生的不仅是不同的意味,而且有时就有不同色泽”。[1]

其次,他从词义变化的大量实例分析入手,提出词义包括基本特征与次要特征两个层面。如他通过对“土地”一词在四种不同用法中基本意义与变化意义的比较分析,又通过对“人”这个词在多种场合下意义的波动范围的分析,得出一个词的意义有其最主要的基本特征一面,同时又有其波动变化的次要特征一面。他把后者称为“波动特征”。[2]但他还注意到,有时候词义的模糊特征可以完全排斥基本特征,这往往是词使用时的特殊语调和“词汇色彩”[3]之故,而这往往适合于诗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