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西方美学史 第7卷 二十世纪美学 下

第一节 接受美学的诞生背景和传播概况

字体:16+-

接受美学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联邦德国,并非偶然,而是有其特定的社会、历史、政治、文化的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联邦德国人民反战情绪强烈,集中精力于经济腾飞,思想情绪上普遍弥漫着非政治化倾向。与此相应,文艺批评和美学也形成了一股远离社会和现实的形式主义思潮,其理论代表便是施泰格尔和凯塞尔为代表的“文体批评”或“内涵诠释”学派。该派在60年代之前始终在联邦德国文艺理论和美学界占统治地位。它把文学作品看作一个脱离经验现实的独立自足的结构,认为文艺理论批评的任务就是要对作品的纯语言、形式结构作出美学的分析和阐释,而反对用政治、经济、思想史乃至心理因素来分析说明文学作品,这样就切断了文学同现实历史、同经验世界的血肉联系。

但是,进入60年代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国际局势的动**分化和国内矛盾的日益加剧,引起意识形态领域中新旧价值观念体系的巨大冲撞;经济“奇迹”的停滞造成人们对美好前景期待的破灭;纳粹复仇主义抬头激起了人民的义愤;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思想与“造反理论”在青年一代中被广泛接受;西欧各国的以教育制度为突破口的声势浩大的反传统、反权威、反资本主义的青年学生运动的波及,使联邦德国也出现大规模的学潮。在这样一个历史背景下,社会的意识形态领域中政治化倾向重新抬头,并迅速取代了非政治化倾向而居于主导地位。这样一种政治化的社会心态给各种学术文化思潮、包括文艺理论和美学都打上了鲜明的印记。60年代“倾向性”文学艺术的全面复苏便是一个重要的信号。“文体批评”派因无法面对大量新的文艺现象而受到严重挑战,陷入困境。正是这种理论危机呼唤着新的美学。于是,接受美学应运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