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西方美学史 第7卷 二十世纪美学 下

第三节 伊瑟尔的阅读现象学

字体:16+-

伊瑟尔(Woifgang Iser,1926—2007年)则是联邦德国康斯坦茨大学的英国文学教授。他是接受美学的另一位主要代表。主要著述有《文本的召唤结构》(1970年)、《隐含的读者》(1974年)和《阅读行为》(1976年)等。他对接受美学的贡献和研究重点与尧斯不同,他始终按现象学的思路,把阅读过程作为文本与读者的一种活生生的关系来掌握和描述,认为文学作品作为审美对象,只是在这个阅读过程中动态地被构成的。他说:“文学作品有两极:可将它们称为艺术的和审美的;艺术的一极是作者的文本,审美的一极则是由读者完成的实现”,“作品本身既不等于文本,也不同于文本的实现,它必须被确定为两者之间的中途点上”[15],换言之,“文本与读者的结合才产生文学作品”。[16]所以,伊瑟尔的全部理论就是研究在阅读行为中发生的文本与读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关系。就此而言,伊瑟尔的理论有两大要点尤其值得注意:(1)“文学作品是一种交流形式”;(2)“审美反映论植根于文本之中。”[17]

一 本文的召唤结构:隐含的读者

先说文本这一极。伊瑟尔在创立接受理论之初就提出了文本的“召唤结构”说。他在60年代发表的《召唤结构》一文同尧斯的《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一样,在理论界和大学生中都引起过轰动。该文提出的基本思想在以后十几年中他一直坚持不变,并逐步加以发展。

在伊瑟尔看来,文学文本是在读者阅读过程中才现实地转化为文学作品的,文本的意义也是由于读者的参与才得以现实地构成和变化。在此,文本就具有一系列根本特征。首先,文本具有结构上的“空白”和未定点。他说:“文本和读者的相会使文学作品真正进入存在,但这种相会绝不可能被准确地定位,当它既不等于文本的实现,又不等同于读者的个别意向时,它总会留下有待填补的空白部分。”[18]在此,伊瑟尔吸收了英伽登的现象学理论,认为文学文本只提供给读者一个“图式化视界”的框架,他说:“文学对象进入存在是通过多样的视界展现的,正是这些视界构成了文学的‘客体’,并同时为读者的解读提供了一个具体形式。我们将追随波兰哲学家英伽登所创造的术语,把这种视界称为‘图式化视界’(schematized views)。”[19]在伊瑟尔看来,这个由“图式化视界”所构成的框架无论在哪一个方向和层次上都有许多“空白”和未定点,有待于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填补和充实。伊瑟尔说,“文本的意义依赖于读者的创造性并且要靠其想象去填补文本中的所谓空白,也就是说,在一个文本中存在着悬而未决或尚未提到的东西需要填补”。[20]换言之,所谓“空白”,就是指文本中的未定点,亦即未实写出来的或明确写出来的部分,它们是文本已实写出的部分向读者所暗示或提示的东西。伊瑟尔认为,这种“未定点”和“空白”存在于文学文本的各层结构中,最明显的是存在于情节结构层上。他说,“情节线索突然被打断,或者按照预料之外的方向发展。一般故事集中于某一个别人物上,紧接着就续上一段有关新的角色的唐突介绍。这些突变常常是以新章节为标记的,因此,它们被明显地区分开来”,这就造成情节上的中断或“空白”。伊瑟尔认为,这种“空白”和未定点乃是一种倾向于达致文本与读者交流的可能性,因为“空白”和“未定点总是允许人们把自己的经验和文本所意欲传达的东西联结起来的可能性,无论何种情况,由于文本和读者的交流已经发生,未定点总是倾向于消失”。[21]因此,“空白”与未定点并非仅仅被动地等待读者填补,而恰恰是“一种寻求缺失的连接的无言邀请”[22],即请读者自己把“空白”填上,把未定点确定下来,把情节接上。除情节外,在人物性格、对话、生活场景、心理描述、细节等各个方面,文学文本都有、也应有许多“空白”和未定点,它们是吸引和激发读者想象来完成文本、形成作品的一种动力因素,“如果读者已被提供了全部故事,没给他留下什么事情可做,那么,他的想象就一直进入不了这个领域,结果将是,当一切都被现成地设置在我们面前时,不可避免地要产生厌烦”。[23]所以,“空白”不仅不是文学文本的缺点,而恰恰是它的特点和优点。据此,伊瑟尔认为,“各种空白必然被开发,并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提供一种解释的自由游戏,在这种方式中,各种视界相互联系在一起。‘空白’给读者以构筑其自己桥梁的机会,使他能与那些对他尚未呈现出来的对象的不同方面建立联系。这对于填补本文的‘空白’十分重要”。[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