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金的“复调”(polyphony)概念出自他对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结构的分析。他认为,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的是一种不同于“独白小说”的“多声部性”的小说、“全面对话”的小说,即复调小说。在独白小说中,采取在作者统一的意识支配下由众多性格构成统一世界的创作手法,而复调小说则把众多的、地位平等的意识连同它们各自的世界,组合在一个统一的事件之中,但互不融合。他说:“有着众多的各自独立而不相融合的声音和意识,由具有充分价值的不同声音组成真正的复调——这确实是陀思妥耶夫斯基长篇小说的基本特点。在他的作品里,不是众多性格和命运构成一个统一的客观世界,在作者统一的意识支配下层层展开;这里恰是众多的地位平等的意识连同它们各自的世界,结合在某个统一的事件之中,而互相间不发生融合。”巴赫金这里指出的是主人公意识的独立性,主人公之间、主人公与作者之间平等的对话关系。据此,他借用了音乐学中的术语“复调”,来说明这种小说创作中的“多声部”现象。
巴赫金着重分析了构成复调小说“多声部”特点的主人公形象的独立性,指出:“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主要人物,在艺术家的创作构思之中,便的确不仅仅是作者议论所表现的客体,而且也是直抒己见的主体。因此,主人公的议论,在这里绝不只局限于普通的刻画性格和展开情节的实际功能(即为描写实际生活所需要);与此同时,主人公议论在这里也不是作者本人的思想立场的表现(例如像拜伦那样)。主人公的意识,在这里被当作是另一个人的意识,即他人的意识;可同时它却并不对象化,不囿于自身,不变成作者意识的单纯客体。在这个意义上说,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主人公形象,并不是传统小说中一般的那种客体性的人物形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