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Claude Lévi-Strauss,1908—2009年),是法国著名人类学家、社会学家,结构主义的奠基人。出生于比利时的布鲁塞尔,父母都是法国人。他早年就读于巴黎大学,攻读法律、哲学和心理学。1935—1939年在巴西圣保罗大学执教期间,对人类的原始状态产生了兴趣,为此他曾在中巴西一带,作过多次民俗探险,深入土著部落收集人种学资料。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返回法国服兵役。由于他有犹太血统,40年代初在一位亲友的帮助下旅居美国,任教于纽约新社会调查学院。1946年起曾一度担任法国驻美国大使馆文化参赞。1947年任巴黎人类博物馆副馆长。1950年起任教于巴黎大学高等研究院。1959年以来一直为法兰西学院社会学教授。由于他在结构主义理论方面作出了举世公认的突出贡献,他的一生曾获得了许多殊荣。如:法兰西文学院院士、大不列颠和爱尔兰皇家人类学研究院名誉博士、保罗佩利奥奖、赫胥黎纪念奖章、美国威尔纳·格林人类学基金会“韦金”奖、法国全国科研中心金质奖章、伊拉斯莫斯奖等。
他的主要著作有:《南北克瓦拉印第安人的家庭与社会生活》(1948年)、《亲族关系的基本结构》(1949年)、《种族与历史》(1952年)、《悲伤的热带》(1955年)、《结构人类学》(1958年)、《今日图腾》(1962年)、《野性的思维》(1962年)、《神话学》(1964—1971年)、《结构人类学(第二卷)》(1973年)等。
一 结构主义神话学
列维-斯特劳斯的文化人类学主要研究土著部落生活中的制度、惯例、习俗、信仰等方面。他运用语言学模式研究了原始社会中婚姻和家庭制度,例如用语言学中“音位”的“对立关系”,来分析原始氏族的烹饪现象。在某种部落里,“煮”、“蒸”、“生”、“熟”等现象暗示着“对立关系”而形成类似语言学中的“音位结构”。“生”、“熟”这些观念并不是各自独立的“音素”,它们是结构系统中的“音位”(有意义的单位),它们的人文意义是“自然”与“文化”的差异:“生”肉如能自然成“熟”,则变成了“腐”肉,如以人工“煮熟”,则成为有用的食物。也就是说,火的使用是文明的标志。再以亲属关系为例,亲属关系中的名称也如同“音位”,它们之所以有意义,是因为它们是“亲属”系统中的分辨因素,“亲属”正以它们之间的关系相同定义,同时它们也是一个民族对其所生存的人文环境与这种环境中主客关系的认识的潜意识表现。例如“舅父”和“外甥”在不同的民族可能代表两种不同的关系:在某个民族,“舅父”可能代表“权威”和“严峻”的观念,但在另一民族则代表“可亲”的观念;相对的“外甥”在前一种情况代表“敬畏”,在另一民族则意味着“亲昵”的态度。同时如果甥舅关系是“敬畏”型,则同民族的父子关系必定是“亲昵”型,反之亦然。这种现象其实是整体中的片面关系。从整体上看,这里讨论的亲属关系共有四种组合:兄弟与姐妹、夫与妻(这两种以性别划分)、父与子、甥与舅(这两种以辈分划分)。前两项与后两项各成一组,每组中两项之间的关系相互影响,从某一项关系可以推知另一项关系,四项之间由两组相应的对立关系相互定义。另外亲属关系还涉及复杂的文化行为,如“交换”、“通婚”、“**禁忌”等。据此,列维-斯特劳斯得出这样的结论:亲属关系是一个秩序的整体,这个整体与其各部分的特点恰好像音位学中音素与音素系统的关系一样。他还运用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方法,指出亲属关系只是表层结构,在其内部还有深层结构——亲属结构,而这种结构是由人类心灵产生和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