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西方美学史 第7卷 二十世纪美学 下

第一节 结构主义美学的理论背景和发展概况

字体:16+-

结构主义之所以能作为一股思潮在20世纪的60年代取代存在主义,并最先在法国流传开来,有多方面的客观历史原因。其中一个原因是,产生于德国的存在主义,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就由萨特介绍到了法国,这种悲观主义的哲学,颇能适应当时社会的需要。可是战后法国的经济恢复较快,存在主义与这种社会现实已不合拍。风行一时的存在主义哲学,到了萨特的《辩证理性批判》一书出版时,便已经身价大跌了,人们对“个人”、“存在”、“自我意识”等这些存在主义的基本概念失掉了早先的那种热情和兴趣。结构主义正是作为对存在主义的否定的思潮而兴起的。结构主义认为:“我”、主体,既不是自己的中心,也不是世界的中心,“这样一个中心根本不存在”。这正是对存在主义的根本性否定和批判。1962年,结构主义者列维-斯特劳斯出版了《野性的思维》一书,该书末章《历史和辩证法》批判了萨特《辩证理性批判》的基本观点,引起轰动,此事标志着结构主义取代了存在主义在法国思想界的主流地位。

一 结构主义美学的理论背景

结构主义美学的产生受到了多种思想的影响,有着深刻的理论背景。

首先是索绪尔语言学理论带来的革命性范式转换。

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1857—1913年)是瑞士语言学家。他的名著《普通语言学教程》(1916年)提出了一个革命性的范式转换,即在语言学中标举起共时性的观念,而这同传统语言学一贯以历时态旧角度来看待语言有根本区别。在传统语言学中,语言被看作是一个命名过程及其产物。而在索绪尔看来这是一种误置。他认为,语言是作为能指的语音和作为所指的概念的结合。如我们说出“树”这个词,它是表达的一个概念,即一种木本植物,语音是同概念相联系而不是同现实世界中的真实的树相联系。因此,在语言中是能指(signifant)与所指(signifie)发生关系,两者是同时存在的。他举例说,“可以把语言和一张纸相比,思想在前,声音在后,人们不能切断前面的而在同时不切断后面的。同样,在语言中,人们也不能把声音和思想分开,或把思想和声音分开”[1]。索绪尔在这一论说中是把共时性观点引入到了语言学中,同时他还指出了能指与所指的关系毕竟是约定俗成的,同一概念可以有不同的词表达;反之,同一语词也可以表达不同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