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个哲学问题,不是常识问题。也就是说,是形而上的问题,不是形而下的问题。就日常生活来说,不会发生这个问题,哲学则不然。如果日常生活中这样问,一定会认为你神经不正常,可哲学家这样问,显得很哲学。
▲ 1950年摄于复旦大学历史系一年级,距今六十多年。“世间岁月最无情,是我非我两难明。照片似曾旧相识,镜中只见白头人。”
世界上没有恒定不变的我。我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从婴幼儿到青少年,再到中年老年,这是显著的阶段性变化。至于经常性的变化无时无刻不存在。今日之我非昨日之我。究竟什么时候的我算是我?当我说我时已不是原来的我。
你也是一样。因为每一个我对别人都是你,每个你对自己来说都是我。你也是无时无刻不处在变化之中。一个幼年相处的总角之交,老时重逢互不相识。“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因为你已不是原来的你。
其实何止是人,世界万物无不如此。希腊哲学家说,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中国哲学家说,今日之火非昨日之火。道理相同。
为什么这样?因为变。变,使得世界万物不停流转,不断自我否定。从这里引出的重大哲学问题,就是世界的真实性问题。
佛教说四大皆空,或色即是空。因为事物没有不变的,它们都是“相”,是虚幻的东西,并非真实的存在。《金刚经》说的万物如泡影,讲的就是这个意思。由此引出的是人生无常、万物皆空的人生结论。
这表明辩证法有两种,一种是消极辩证法,即由变而否定变化的物质载体,因而万物皆空,人生如梦;一种是积极辩证法,由变化而肯定世界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生走向完美。
“我”并不是无法捉摸的。虽然不存在一个永恒不变的我,而只存在一个永远流变似乎无法言说的我。实际上我仍然是我。这种在我的变化中的同一性,不是人的思想,而是人的思想的物质载体,即人的生物学存在本身。我思故我在,笛卡儿的这个命题反对机械唯物主义,强调人的主体性,有哲学史的意义,但并无科学根据。任何一个人的生理停止运转,思想亦随之停止思考。我在故我思,是常人的思维,而我思故我在,只能算是一种哲学思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