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中国古代史学批评是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史学批评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史学理论的发展。从宏观上把握中国古代史学理论发展的趋势,对于认识中国古代史学批评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及其在史学理论上的意义,是十分必要的。
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先秦、秦汉时期,这是它的产生阶段;第二个阶段,是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这是它的形成阶段;第三个阶段和第四个阶段,分别是宋元时期和明清(1840年以前)时期,这是它的发展阶段和终结阶段。
一、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产生:从史学意识到自觉的史学发展意识
从春秋、战国之际到秦汉时期,中国古代史学理论逐步产生了。其标志是《春秋》《左传》和《史记》等书所反映出来的对于史学的认识。从《春秋》和《左传》来看,它们的作者已经有了明确的史学意识。从《史记》来看,它更是突出地反映了司马迁的自觉的史学发展意识。这可以看作古代史学理论产生阶段的主要特点。
《春秋》在史学意识上的突出反映,一是“属辞比事”,二是用例的思想。如《礼记·经解》所说:“属辞比事,《春秋》教也。”“属辞比事而不乱,则深于《春秋》者也。”“比事”,是按年、时、月、日的顺序排比史事,是编年纪事的概括性说法。“属辞”,是指在表述史事时讲求遣词造句,注重文辞的锤炼。“属辞比事而不乱”,所谓“不乱”,除了编年纪事这种体裁之外,还包含了“属辞”中用例的思想。孔子修《春秋》,记242年的史事,在史事和时间的关系处理上,是“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时,以时系年”[1],逐年编次。《春秋》以记鲁史为主,而包括周王朝及列国在这一时期的大事,这就要求汇集、编次同一段时间里发生在不同地区的史事。这是“比事”中对史事和空间之关系的处理。“比事”,还有一层含义,是对诸多史事比其大小、轻重而有所取舍、详略,以便用较少的文字表达出较多的历史情况和论断,这就是所谓“约其文辞而指博”。春秋时期,史事头绪纷繁,《春秋》的比事在对史事处理、史书编撰上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