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纵横:外一种(第二卷)

关于《资治通鉴》的几个问题[1]

字体:16+-

在中国古代史学上,可以同太史公司马迁相提并论的只有两人。一是跟他的时代相距较近的班固,史称“马班”;二是跟他的时代相距较远的司马光,史称“两司马”。司马迁的《史记》和班固的《汉书》,是我国古代史学成长时期产生的两部巨著,它们奠定了我国古代史学发展的坚实的基础,同时开“二十四史”之先河,成为纪传体史书的杰出的代表作。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史学发展时期出现的浩大的史学工程之一,成为古代编年体史书的最高成就和总结性作品。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二十四史”和《资治通鉴》往往被用来作为我国古代史学的代表性著作。

“二十四史”卷帙浩繁,一般读者,甚至历史学专业工作者都难以遍读;即使是与《资治通鉴》内容相关的“十七史”,尽读亦属不易。《资治通鉴》就不一样了,不仅卷帙少得多,而且全书贯穿一气,是一般读者能够通读下来的。岳麓书社考虑到广大读者的需要和专业工作者研究的方便,以涵芬楼影宋本(半叶十一行,行二十一字)即通常所称“乙十一行本”白文标点出版,与现今中华书局胡注点校本并行,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出版者嘱我为《资治通鉴》白文标点本写一篇序,意在对这部书作一个简单的介绍,以便于读者的阅读。我是很乐于接受这个任务的。

一、《资治通鉴》的体裁

《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凡二百九十四卷,上起战国时期三家分晋(公元前403年),下迄五代之末(959年),记述了其间1362年的史事。另有《目录》《考异》各三十卷,与之相辅而行,《目录》相当于大事年表,《考异》是说明史料取舍之故。

编年体史书的特点,是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记事,易于反映历史发展的总的进程。我国的编年体史书,发端于春秋战国时期成书的《春秋》《左传》,自东汉荀悦著《汉纪》以后至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而有了相当的发展。据《新唐书·艺文志》著录,“编年类”史书共有四十一家、四十八部、九百四十七卷。实际数字,当不止于此。这些书大多早已亡佚,而且一般也都是记一个时期或一个皇朝的史事,其中以今存的《汉纪》和东晋袁宏所撰《后汉纪》最为知名。值得提出的是,唐代史家在通史撰述上是做出了不小贡献的,这些通史撰述在表现形式上有纪传体、编年体、典制体、传记体、文征体等,从而把司马迁开创的“通史家风”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其中,萧颖士、马总、姚康都曾撰有编年体通史著作。萧书“起汉元年讫隋义宁”,凡百篇。[2]马书名《通历》,起自“太古”,迄于隋朝,凡十卷。姚书称,《统史》,“上自开辟,下尽隋朝”,共三百卷,是一部部帙宏大,内容丰富的著作。[3]萧,姚二书已佚,马书佚前三卷,存后七卷。这些事实说明,《资治通鉴》这样的编年体通史巨制的产生,是我国编年体史书长期发展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