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史学的理论遗产:从过去到现在和未来的传承(第一卷)

后记

字体:16+-

校阅本书清样之后,有几句话是必须写在这里的。

一、本书内容虽然都是讨论中国史学的理论遗产问题,但由于撰写的时间不同,它们之间有的相隔几年,甚至十几年;同时,各篇所论述的重点虽各有侧重,但其间必也有这样那样的联系。因此,在论述上,以至在有的材料的运用上,难以做到完全避免重复。这是读者朋友可以理解的。另外,作为一部专题论集,尽管所讨论的内容是同一个领域,但作者的思想和认识总是在变化的、发展的。如果本书所论存在前后不完全一致的地方,也希望读者朋友给予谅解和批评。

二、书中有的需要说明撰述背景的,即在文末赘以三言两语,谓之“作者附记”。

三、凡书中有引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列宁选集》《毛泽东选集》旧版有关论述者,均据其新版予以核校。

四、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社长赖德胜教授、总编辑杨耕教授,对于本书的出版十分关注,给予热情支持;责任编辑始终同作者保持认真而诚挚的合作,为本书的编校付出了许多心血。当本书即将付梓之际,我向他们以及为本书的出版付出辛劳的朋友们,表达衷心的感谢之情,感谢他们对我的这些文字的厚爱,使其得以裒然成集,提供了我向史学界同行交流和请教的机会。

五、我的几位博士研究生赵梅春、尤学工、曹守亮、吴凤霞、邱锋、杜永梅等同学,协助我校阅书稿,核对了许多引文,纠正了书中的一些讹误。我也向他们表示谢意。

瞿林东

2004年1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