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古今关系,大致包含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古今是否有联系,二是古今是否有变化以及怎样看待变化的轨迹,三是古今联系和变化是否可以划分为阶段。古今联系的思想起源很早,这要追溯到传说时代。从文字记载来看,《诗经·大雅·**》说:“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这是强调历史鉴戒的重要,正表明古今是有联系的。孔子论夏、殷、周三代之“礼”的关系,同样表明了对于古今联系的关注。司马迁说“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自镜也”[8],同上引《诗经》是一个含义。班彪认为,联系古今观察问题,是史学家的传统,他说:“夫百家之书,犹可法也。若《左氏》《国语》《世本》《战国策》《楚汉春秋》《太史公书》,今之所以知古,后之所由观前,圣人之耳目也。”[9]班彪指出的这个传统,在史学上影响很大,后人曾不断引用。这是中国古代历史观念中极珍贵的遗产。
至于说到古今联系中的变化,《左传》有“高岸为谷,深谷为陵。三后之姓,于今为庶”[10]的说法,这是讲自然和社会的变化,也是讲古今的变化。中国史学有悠久的古今变化的观念。按照章学诚“六经皆史”的说法,对这一观念较早而又较全的阐述,出于《周易·系辞下》:“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尽管这里讲到了“天”,讲到了取法“乾”“坤”二卦,但主要在讲历史,讲历史上的古今变化法则,即穷、变、通、久的道理。这段话在历史观念的发展上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明确地指出了:第一,由于时代的递进,要求人们改变旧的文物制度,使人民不因拘守旧制而感到倦怠。第二,这种变化是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的,便于人民适应。第三,《易经》所总结的就是这个道理,事物发展到极致的程度,就要变化,变化才能通达,通达才能继续进步、保持长久。这几重含义,可以说是“通古今之变”思想的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