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记述的连续性
悠久的史官制度、日益健全的修史机构和发达的私人著史,因此,中国拥有古老而众多的史籍。梁启超认为:“中国传下来的书籍,若问那(哪)部分多,还是史部。中国和外国不同。外国史书固不少,但与全部书籍比较,不如中国。中国至少占十之七八。”[112]数量多,这是中国史书的一个明显的特点。此外,中国史书还有记述的连续性、内容的丰富性和形式的多样性这几个特点。
这里先说记述的连续性。
从现存的文字记载和历史典籍来看,甲骨文、金文、《尚书》、《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以及《世本》、《竹书纪年》等,记述了先秦时期的中国历史;司马迁继承了这些成果,益以秦汉之际及汉初的历史撰述,还有实地考察所得,写出了宏伟的中国通史——《史记》;此后,或朝代史,或通史,或专史,或一方之史,或各种传记,其撰述从未间断,形成了连续不断的、有系统的、多层面的历史记载和历史撰述,成为世界史学上绝无仅有的壮举。这首先是中国历史连续性发展的产物,同时也是中国史家群体的贡献。
从史学的、文化的观点来看,这一记述的连续性之特点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是有史官制度和修史机构作为制度上的保证,已如上节所述。二是有众多史家的深刻的历史意识作为思想上的保证。司马谈的临终遗言表示:对于“汉兴,海内一统”的史事,“余为太史而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余甚惧焉!”[113]他深为忧虑的,是“天下之史文”。司马迁继承父亲未竟之业,写出了《史记》。唐初,令狐德棻向唐高祖李渊提出建议,认为“近代已来,多无正史”,“如至数十年后,恐事迹湮没”,“如文史不存,何以贻鉴今古?”他主张对于前代所缺之正史,一一修之。[114]其后,在唐太宗时,史馆修成梁、陈、齐、周、隋“五代史”,并重修了《晋书》;唐高宗时,史馆修成《五代史志》,而史家李延寿撰成《南史》和《北史》。这成为史学上一大盛事。史书的一个重要作用在于“贻鉴今古”,唐初史家对此有深刻的共识。元世祖即位不久,大臣王鹗提出撰写辽、金两朝的历史,他认为:“宁可亡人之国,不可亡人之史。若史馆不立,后世亦不知有今日。”[115]这就是说,撰写史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应因朝代的兴亡而有所改变。在这个思想的指导下,元顺帝时,史臣们写出了宋、辽、金三朝历史,把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撰述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像这样的鲜明的历史意识的事例,在中国史学上是屡见不鲜的。尽管不同时期的史家提出问题的根据、方式有所不同,但贯穿其间的核心思想就是撰述历史的神圣性。对于这种神圣性的认识和实践,不仅在官修史书过程中表现得十分突出,而且在私人著史过程中也表现得同样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