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史”的含义的演变即从史官到史书、史事,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是同中国古代史学的进步和人们对史学认识的不断提高相联系的。这里,我们要进一步讲到“史学”这个概念的出现、使用及其意义。中国史学产生于先秦时期,至今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但人们关于“史学”这一概念的使用却要晚得多,大致说来,它始于东晋十六国,其内涵则显现于唐、宋而丰富于明、清,也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
“史学”这一概念的较早提出,很可能始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后赵石勒称王之年。史载:东晋太兴二年(319),石勒称赵王,“依春秋列国、汉初侯王每世称元,改称赵王元年。始建社稷,立宗庙,营东西宫。署从事中郎裴宪、参军傅畅、杜嘏并领经学祭酒,参军续咸、庾景为律学祭酒,任播、崔浚为史学祭酒”[23]。祭酒,本义指老者、长者,后转意为功高者,其后更进而转意为学官中的领头人物,如“汉置博士,至东京,凡十四人,而聪明有威重者一人为祭酒,谓之博士祭酒。……晋武帝咸宁四年,初立国子学,置国子祭酒一人”[24]。律学,即法律之学。晋制,设有律博士[25];十六国时期之后秦,姚兴亦曾“立律学于长安”[26]。由此可见,石勒置经学祭酒、律学祭酒、史学祭酒,在政治上是一个很重要的举措;而“史学”立为官学之一,这在史学发展上也有重要意义。其后,南朝宋文帝元嘉十五年(438),征雷次宗至京师,“开馆于鸡笼山,聚徒教授,置生百余人。会稽朱膺之、颍川庾蔚之并以儒学。时国子学未立,上留心艺术,使丹阳尹何尚之立玄学,太子率更令何承天立史学,司徒参军谢元立文学,凡四学并建”[27]。至宋明帝泰始六年(470),“初置总明观祭酒一人,有玄、儒、文、史四科,科置学士各十人”[28]。从经、律、史到儒、玄、史、文,再到玄、儒、文、史,150年间,史学始终作为官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尽管当时人们没有对“史学”的内涵做出明确的解说,但它对推动史学的发展无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同后来隋唐之际“《汉书》学”的勃兴,唐初官修史书的繁盛,史学成为科举考试中的独立科目,都有密切的关系。中晚唐之际,殷侑鉴于本朝科举取士曾有“史科”名目,而“近日已来,史学都废,至于有身处班列,朝廷旧章昧而莫知,况乎前代之载焉能知之?”[29]于是他建议恢复史科考试,并在国子监提倡生徒攻读“三史”即《史记》、《汉书》、《后汉书》。殷侑所说的“史学”,从表面上看是从科举考试方面提出来的,但他所说的有关史学的内容则是“历代史书,惩恶劝善,亚于六经,堪为代(世)教”,却又不仅仅是从科举考试出发的,而是着眼于史书本身的社会意义。史称,殷侑任谏议大夫,“论朝廷治乱得失,前后凡八十四通”[30],这同他关注史学是有关系的。顾炎武引用南宋倪思的话,说是“举人轻视史学,今之论史者,独取汉唐混一之事,三国、六朝、五代,以为非盛世而耻谈之;然其进取之得失,守御之当否,筹策之疏密,区处兵民之方,形势成败之迹,俾加讨究,有补国家”[31]。倪思所言“史学”,不仅内容丰富而又有卓见,认为不论是统一时期的历史,还是分裂时期的历史,都有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教训。元初胡三省称“先君笃史学”,重视史注博洽、书法义例;故胡三省“史学不敢废”[32],承先人教诲,作《资治通鉴注》。这里说的“史学”主要是指编纂学、文献学方面的内容,从而丰富了“史学”的内涵。此后,使用“史学”这个概念的人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有新意。元末明初陶宗仪撰《辍耕录》一书,其友人称其书说:“上兼六经百氏之旨,下极稗官小史之谈,昔之所未考,今之所未闻;其采摭之博,侈于白帖;研核之精,拟于洪笔;论议抑扬,有伤今慨古之思;铺张盛美,为忠臣孝子之劝;文章制度,不辨而明;疑似根据,可览而悉。盖唐宋以来,专门史学之所未让;虽周室之藏,郯子之对,有不待环辙而后知,又岂抵掌谈笑以求贤于优孟者哉!”[33]他说的“专门史学”的含义,既包含了广泛的社会历史,又包含了专精的治学之道,是对于“史学”的极恢宏的理解。到了清代乾嘉时期,人们对“史学”的认识又有更大的发展。阮元认为:“国初以来,诸儒或言道德,或言经术,或言史学,或言天学,或言地理,或言文字音韵,或言金石诗文,专精者固多,兼擅者尚少,唯嘉定钱辛楣先生能兼其成。”[34]阮元所说的“史学”,一是从不同的学问领域来看待,已带有学科分类思想的含义;二是就钱大昕的史学来看,认为他“于正史、杂史,无不寻讨,订千年未正之讹”。所谓“讹”既有史事之讹,也有编纂之讹,可见其研究领域异常辽阔。钱大昕同章学诚,是中国古代赋予“史学”以最丰富的内容和最深刻的含义的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