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史学经历了多途发展的历程。隋唐五代时期,史学在发展中出现了几个新的重要转折。第一个转折,是皇家正式设立了专门的修史机构——史馆,完善了史官制度,开展大规模的官修史书活动,并完成了第二个转折,即史学家自觉意识的增强,史学批评趋于成熟,史学发展进入了更富于理性特色的阶段。第三个转折,是明确地提出了史学的经世致用目的,深化了对史学社会功能的认识。第四个转折,是通史著作的复兴和新的史书体裁的出现。第五个转折,是历史笔记的勃兴。这几个新的重要转折,从不同的方面反映了这个时期的社会面貌和史学特点,并对后来的史学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一)正式设立史馆和规范官修史书活动
隋朝作为统一的皇朝,对推动史学发展没有太多的作为,但有两件事情是应当提到的。第一件事,开皇十三年(593年),隋文帝下诏:“人间有撰集国史、臧否人物者,皆令禁绝。”[81]这是表明皇家要垄断修史,魏晋以来私人修史之风的势头显然受到抑制。第二件事,是“《汉书》学”的兴盛。刘臻精于两《汉书》,时人称“汉圣”。杨汪学于刘臻,后为国子祭酒,炀帝“令百僚就学,与汪讲论,天下通儒硕学多萃焉,论难锋起,皆不能屈”,为一时之盛况。萧该、包恺更是《汉书》学宗匠,“聚徒教授,著录者数千人”[82]。这两件事,反映出隋皇朝统治者的历史意识的强化。
唐皇朝历史意识的强化是另一种表现形式。唐高祖以宏大的气魄,下诏修撰梁、陈、魏、齐、周、隋六代史,为唐代史学发展奠定了格局。贞观三年(629年),唐太宗设史馆于禁中,复诏诸大臣修撰梁、陈、齐、周、隋五代史。贞观十年(636年),五代史纪传同时修成,唐太宗表示,秦始皇“焚书坑儒”、隋炀帝“尤疾学者”,皆不足取,而他本人“将欲览前王之得失,为在身之龟镜”[83]。五代史纪传是:《梁书》56卷,纪6卷,传50卷,姚思廉(557—637年)撰。《陈书》36卷,纪6卷,传30卷,姚思廉撰。《北齐书》50卷,纪8卷,传42卷,李百药(565—648年)撰。《周书》50卷,纪8卷,传42卷,令狐德棻(583—666年)、岑文本(595—645年)、崔仁师撰。《隋书》55卷,纪5卷,传50卷,魏徵(580—643年)、颜师古(581—645年)、孔颖达(574—648年)等撰,其史论及梁、陈、齐三史总论皆出于魏徵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