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奠定了纪传体史书的基础,《汉书》开皇朝史撰述的先声,继而有《东观汉记》和《汉纪》的行世,于是后世史家极重皇朝史的撰写。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封建政权对峙、割据和频频更迭,出现了一大批皇朝,其中不少虽然兴替匆匆,但皆各修其史。这是史家撰写皇朝史出现**之史学上和历史上的主要原因。唐初,设史馆于禁中,把撰写前代史和本朝史作为皇家的一件大事看待,从而使官修前朝史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这是上述**发展的结果和继续的趋势。
《隋书·经籍志》史部以纪传体皇朝史为“正史”,刘知幾《史通·古今正史》所述则包含编年体皇朝史在内。这里所说的“正史”,兼含两种体裁而以阐述纪传体皇朝史为主。
关于东汉史的撰述。继《东观汉记》之后,三国至南朝,撰述后汉史即东汉史者有三国谢承《后汉书》,晋薛莹《后汉记》、司马彪《续汉书》、华峤《汉后书》、谢沈《后汉书》、张莹《后汉南记》、袁山松《后汉书》、袁宏《后汉纪》、张璠《后汉纪》,南朝宋刘义庆《后汉书》、范晔《后汉书》、南朝梁萧子显《后汉书》等12家。这些后汉史,多数已佚[65]。流传至今的完整的后汉史,只有范晔的《后汉书》和袁宏的《后汉纪》。此外,司马彪《续汉书》中的8篇志,因合于范晔《后汉书》,也得以流传至今。
关于三国史的撰述。三国、两晋间相关著作有14种之多。其中,最早当是三国史家所撰之本国史,其后,有晋朝史家所撰三国之各国史,而以三国为一史者,则有晋陈寿《三国志》。自《三国志》出,诸家三国史尽废,以致散佚无存。南朝宋人裴松之兼采众书,作《三国志注》,保存了丰富的三国史事,为世所重,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