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华史学志(第五卷)

第四节 关于历代“成败兴坏之理”

字体:16+-

一、“国将兴,听于民”

《左传·庄公三十二年》记载了虢国的史嚣说的一句名言:“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神,聪明正直而壹者也,依人而行。”他批评虢国国君做了坏事,还企图祈求神灵来赐予土地是极荒唐的行为。这是古代史家所记“民”对于国之兴亡之重要的较早的记载。这样的观念,在春秋时期是已经反映在政治、军事活动中了。《左传·庄公十年》记鲁国与齐国的长勺之战,写道: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

鲁国在长勺之战中战胜齐国,正是“听于民”的一个突出的实例。《左传》、《国语》在这方面都有丰富的记载,表明古代史家对于这一历史观念的重视。

上述记载,生动地反映出了中国史学思想传统中的“民本”思想。即所谓“民为邦本,本固邦宁”。齐桓公曾问治于管仲:“敢问何谓其本?”管仲回答说:“齐国百姓,公之本也。”[112]齐宣王问孟子:“德何如则可以王矣?”孟子对他说:“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113]孟子还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114]这些认识,都是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民本思想。史学家讨论历代兴亡成败,首先着眼于“民”,正是看到了“民”在历史活动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