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系列:老子

第六十二章

字体:16+-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

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

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河上公本、王弼本、傅奕本、帛书甲乙本……均同此,惟严遵本、敦煌本、景龙本、遂州本作“不善人之所不保”。朱谦之据严本将此句标点为“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不保”。他说:“今案此文当以‘善’、‘不善’断句,道既含有万物庇荫之义,则‘善’、‘不善’均在奥中。惟人则不能无所选择,善为人之宝,故‘宝而持之’,持之犹固执之也。‘不善,人之所不保’,以不善则为人所不附……不保犹言人将不亲附之也。”

朱氏此解不妥。道是天地万物本原本体,是自然,无所谓善或不善;善或不善,是人的价值判断标准。

这一章,老子又一次论述道的至上地位及其重要作用。道是万物的根本,也是做人的根本。人,可以分为善人与不善人两类。无论是善人还是不善人,都离不开道。善人以道为立身行事之宝,因此其言很美,可以广泛流布;其行很尊贵,可以影响他人。可以说善人宝贵此道的目的,都达到了。不善人请求道能保护他们,希望在有罪时能得到宽容。依道治国的执政者也应当根据道的宽容特点,不要抛弃不善人,要改造他们,使之成为新人。世上,人是最宝贵的。道为天下贵,因为人为天下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