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充
谷之始熟曰粟[1],舂[2]之于臼,簸其秕糠,蒸之于甑[3],爨之以火,成熟为饭。乃甘可食。可食而食之,味生肌腴[4]成也。粟未为米,米未成饭,气腥未熟,食之伤人。夫人之不学,犹谷未成粟,米未为饭也。知心乱少,犹食腥谷,气伤人也。学士简练于学,成熟于师,身之有益,犹谷成饭,食之生肌腴也。铜锡未采,在众石之间,工师凿掘,炉橐[5]铸铄,乃成器。未更炉橐,名曰积石[6]。积石与彼路畔之瓦,山间之砾,一实也。故夫谷未舂蒸曰粟,铜未铸铄曰积石,人未学问曰蒙[7]。蒙者,竹木之类也。夫竹生于山,木长于林,未知所入。截竹为筒,破以为牒,加笔墨之迹,乃成文字。大者为经,小者为传记。断木为椠[8],析之为板,力加刮削,乃成奏牍。夫竹木,粗苴之物也,雕琢刻削,乃成为器用。况人含天地之性,最为贵者乎?
本文节选自《论衡·量知篇》,(汉)王充著。万安伦、都芃据文渊阁《钦定四库全书》子部《论衡》点校。
【导读】
本文节选自东汉唯物主义哲学家王充所著的《论衡·量知篇》。
王充(公元27—97),字仲任,会稽上虞(今属浙江)人。东汉唯物主义哲学家、无神论者。《论衡》大约作成于汉章帝元和三年(86)。现存文章有85篇(其中的《招致》仅存篇目,实存84篇)。
王充的思想虽然归属于道家,却与先秦的老庄思想有着显著的区别。王充虽是汉代道家思想的主张者,却与汉初王朝所推崇的“黄老之学”以及西汉末年民间盛行的道教均不同。《论衡》一书是王充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国历史上一部不朽的唯物主义哲学著作。《论衡》对当时社会的许多问题,特别是社会的旧风陋俗进行了针砭,许多观点鞭辟入里,经久不衰。纵观王充一生的行迹,他的确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思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