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建中的反思:重新理解历史唯物主义

四、“从后思索法”的基本要求

字体:16+-

“从后思索法”包含着丰富而具体的内容,它本身就是一个方法系统。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从后思索”首先就要确定思索的出发点,这一出发点应当是某种社会形态、社会关系的典型。

“从后思索”的第一个要求是选择思索的出发点,进行典型分析。

“物理学家是在自然过程表现得最确实、最少受干扰的地方考察自然过程的,或者,如有可能,是在保证过程以其纯粹形态进行的条件下从事实验的。”[36]这种“以其纯粹形态进行的条件下”所从事的实验方法是自然科学的基本方法。问题在于,这种实验法在历史科学中无法实现,因为不存在一种“纯粹形态”的社会,哲学家、历史学家不可能在“纯粹形态进行的条件下从事实验”。但是,历史中的各种社会形态、社会关系都有其“典型”形态,因而哲学家、历史学家可以在某种社会关系表现得最充分,某些经验事实全面展开的社会单位——社会典型中考察历史过程。这就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典型分析法。

在考察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时,马克思就是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典型——英国和资本主义政治发展的典型——法国为“从后思索”的出发点的;在考察“劳动不仅在范畴上,而且在现实中都成了创造财富一般的手段”时,马克思是以“资产阶级社会的最现代的存在形式——美国”为典型的;在考察东方社会时,又是以印度和中国为典型的,在马克思看来,中国是东方社会的“活的化石”,体现着“一切东方运动的共同特征”。[37]典型分析是“从后思索法”的出发点。典型分析实际上就是历史科学中的“科学实验法”。正如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不断深化人们对自然过程的认识一样,历史科学中的典型分析方法也不断地深化着人们对历史过程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