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走向历史的深处:马克思的历史观研究

一、出发点转移的完成。劳动从作为人的内在本质到作为社会存在的基础

字体:16+-

要全面创立唯物主义历史观,必须找到一个正确的出发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一个巨大成就,就是彻底批判了费尔巴哈抽象的人和施蒂纳的“唯一者”,科学地阐明了唯物史观的前提,揭示了物质资料生产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究竟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我以为要比较正确地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区分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弄清出发点的含义。

就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来说,存在两种关系:一种是主体的认识在何种程度上反映了客体,即在主体的认识中是否包含不依赖于主体的客体内容。要真正正确地反映现实,必须从客观对象出发,尽可能客观地把握对象自身发展的规律。这属于事实判断。另一种是主体为什么认识客体,这种认识在何种程度上符合主体自身的利益与愿望。这属于价值判断。前一种要解决的是客观对象“是什么”,后一种要解决的是“为了什么”。这两者之间有联系,但也有区别。符合主体自身利益与愿望的判断,不一定都是科学的判断。

就人类来说,任何一种认识都与自身的利益不可分,或者说都是为了人类自己。自然科学如此,社会科学也如此。不同的是,自然科学没有阶级性,它的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之间是一致的;而在对社会的认识中,价值判断渗入到事实的认识,为了狭隘的阶级利益,往往会掩盖事实,歪曲真理。而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达到二者高度的一致。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适应无产阶级斗争需要的。就马克思主义的目的来说,它当然是为了无产阶级和人类的解放。由于无产阶级利益与社会发展规律的一致性,这个目的本身成为马克思能正确认识人类社会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它之所以是科学理论的根据。马克思主义要成为科学,必须正确地反映历史规律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