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点的转变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转变。当马克思完全转到新的出发点后,他就彻底抛弃了以人的本质作为衡量历史尺度的观点,转而分析客观生产过程本身,发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运动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了社会的内在结构和社会形态的更替。正如马克思自己所说:“这种历史观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并把与该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然后必须在国家生活的范围内描述市民社会的活动,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马克思还强调,只有从物质资料生产出发,才“能够完整地描述全部过程”以及“描述这个过程的各个不同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17]。不难设想,如果没有这种出发点,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阶级和阶级斗争、国家与革命等一整套历史唯物主义学说,是根本建立不起来的。
在1845年春之前,马克思还存在着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影响,尤其是在社会形式和人的本质的相互关系问题上。一方面,他在某些论述中把家庭、市民社会、国家看作人的本质的实现,看作人的本质的客观化,因而现实的社会关系成了主体(人)内部所固有的质;另一方面,他用人的本质作为衡量人的存在即各种社会关系是否合理的尺度,把不合理的现实看成是人的本质同人相异化。《提纲》第六条把这个颠倒过来了。既然人的现实本质是由社会关系的总和决定的,那就不能把人的本质同形成它的社会关系对立起来。可是社会关系又是由什么决定的呢?《提纲》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德意志意识形态》继续发挥和深化了在批判李斯特的政治经济学中所获得的认识,抛弃了把社会矛盾看成是社会关系压抑和歪曲人的本质,人的本质和人相异化的观点,从社会生产过程自身寻找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