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族群·身体·表征:当代白马人的舞蹈言说

第二节 学跳“火圈舞”

字体:16+-

从入贡山下来,我又去了另一个白马村寨草坡山。草坡山是文县白马村寨中为数不多几个建在山下的村寨,虽然天下着雨,也不影响进山,从县城大约坐两个小时的车就到了草坡山村。这时正赶上某大学组织的学生假期下乡调研任务刚结束,有几个小面包车在草坡山小学门口停着,准备接学生回去。可能是由于路比较好走,从外边来的考察、调研人员一般都安排在草坡山,我被安排住在巴甲大伯家。

一、大伯眼中的“火圈舞”

大伯今年已74岁高龄,6岁时为了躲避抓壮丁翻山到平武白马乡,靠给人家放羊为生。14岁参加了平武县委宣传队,在宣传队演活报剧时表现优秀被介绍到西南民族学院学习,又因为年龄太小没有被接收,1957年被选派代表白马人参加四川省各族青年联欢会,先后在西南人民革命大学川北分校和泸州财贸干校学习,后来才回到草坡山。像巴甲大伯这样能走这么多地方,还有机会上大学的白马人,在他们那个年代是屈指可数的。也正是由于走过很多地方,他在向我谈起“火圈舞”时滔滔不绝,并且有很多自己的见解。

火圈舞我们这里又叫圆圆舞,什么时候都能跳,我们小时候一到晚上,大场里就有人吆喝,我们就出去跳,平常跳的时候就拉一个圆圈所以也叫圆圆舞,过年的时候中间要点火堆,围着火堆跳,也就叫火圈舞。以前我们的火圈舞动作多,唱得也多,男的一半女的一半,一边唱一边要回答,看谁知道得多,要耍起来几天几夜也唱不完。

拉手围圈是各地民间舞蹈中常见的舞蹈形式,尤其在藏彝走廊这种围着火塘、连臂踏歌的乐舞形式是该地区民俗乐舞的基本形态,也被称为“锅庄”,对于生活在该地区的各民族而言,这不仅是一种乐舞,而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社交方式。[12]虽然锅庄已成为外界对这种形式的统一称谓,但白马人还是喜欢称之为“火圈舞”,随着今天族群间交流与互动的频繁,锅庄这一称谓也被当地人熟悉和一定程度地接受,但有人则坚持认为:“白马人从来就不说是锅庄,我们就叫圆圆舞、火圈舞。”巴甲大伯在给我讲“火圈舞”时,也常会带有“也就是锅庄”之类的解释。但他也坚持认为“火圈舞”不同于所说的锅庄,并向我讲述了20世纪50年代参加世界和平联欢会选拔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