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圈舞”是两省三县白马人中最普遍的舞蹈活动,虽然也被整合在当地的年节仪式中,但与“池哥昼”、“麻昼”这种具有时间与空间严格规定的仪式舞蹈不同,更具随意性和娱乐性。这种拉手围圈载歌载舞的形式还有一个名称叫“圆圆舞”,现有研究中都认为“火圈舞”与“圆圆舞”同指一种舞蹈,[11]在白马人眼中二者也并没有太大差别,“过年的时候中间架起火堆,围着火堆跳就是‘火圈舞’,平常玩耍时拉个圆圈跳就是‘圆圆舞’,跳的都是一样的”[12]。虽然这一观点在当地已是一种共识,但仔细分析仍有差异。从名称来看“圆圆舞”是以舞蹈队形的呈现来命名,“圆”是舞蹈的核心,“火圈舞”在此基础上则更强调“火”的存在。从舞蹈发生的时间、空间来看,围着火堆起舞的“火圈舞”多在年节期间、村寨中最大的空地上进行,几乎全寨人都会参加,从开始召集人到活动结束是一个完整的表演过程,前后呼应且形成结构;“圆圆舞”的时间与空间更加灵活,劳动之余、家庭聚会都可以拉手围圈载歌载舞,甚至在“池哥昼”的过程中孩子们也会高兴地围圈起舞,因此“圆圆舞”更加随意,参与者可多可少,没有场地要求,到哪都可以跳。其实在当地人的表述中,“火圈舞”更多地被称为“跳火圈”,它的呈现要有白天“凑柴”的物质准备,还要有晚上“烤街火”的情境依托,是一项全寨总动员的集体活动,在这些条件下,才能够保证全寨人都参与的“火圈舞”顺利进行,此时的“火圈舞”已经超越了手舞足蹈的娱乐与表演,更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村寨生活。
一、情境——“烤街火”的集体活动
民间舞蹈作为当地生活的一部分,常伴随节日、活动或者仪式出现,这些构成了民间舞蹈的存在情境,也是舞蹈身体语言的存在空间。虽然这是舞蹈的外部空间,但其物理环境和人文情境直接影响到身体占有空间的方式——舞蹈的内部空间。“烤街火”的集体活动既是“火圈舞”的空间要素,更是“火圈舞”的表演情境。从腊月初八“凑柴”开始,正月十五“迎火把”达到**,直到本村的“池哥昼”跳完才算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