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田野民族志
民族志是一种写作文本,通过田野工作来描述文化,是一种文化展示的过程,基于本文的研究对象与理论视角,田野工作基础上的民族志是本文主要的研究方法。
民族志发展到今天经历了三个阶段。早期百科全书式的民族志,关注当地社群的方方面面,以科学研究为准绳,用概括方式来叙述,即便是一些专题化的民族志也是对社会组织、政治组织等方面“规则”的研究。20世纪60年代以后,民族志出现了转变,致力于搜索当地人对自己文化意义系统的本土理解。与早期民族志对文化现象的呈现与罗列不同,这一时期的民族志重点是关注文化意义系统的阐释与解读,这一转变是由于对“文化”概念认识的转变,同时也在于人类学者对如何获得“异文化”认识的反思,在这种前提下引起了人类学“表述危机”的思考,从而带来第三阶段反思民族志的出现。人类学的表述危机在于社会科学研究范式的转换,许多领域里,理论争论转移到方法论、认识论、解释论、表象以及话语形式本身。它产生于一个特定的变幻时代,理论处于支配地位的时期让步于范式失却其合理性和权威性的时期,与理论中心论让步于现实细节中心论这一过程有密切的关系。在这一范式转换之下,民族志更倾向于以一幕幕具体场景呈现。詹姆斯·克利福德认为“人类学者应力求打破‘科学’表述的单一特权,还原活生生的对话,追求多声部和交互主体性。与此同时,进行‘话语具体说明’(即谁在说话?谁在写?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和谁在一起,对谁说?在什么样的制度和历史限制之下?),以进行具体场景的呈现”[32]。同时在今天的民族志文本中还强调田野工作者的“在场”身份,其参与观察的工作过程和内心体验也是民族志文本的重要材料,因为体验还意味着一个认识事物的过程,学者与研究对象在参与和对话中达成步步深入地解释和理解。[33]在这一过程中,文化得以呈现与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