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美育效应

4.2 美育对小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字体:16+-

4.2.1 引言

非智力因素是相对于智力因素的一个概念。它最早是由美国的心理学家亚历山大(M.P.Alexander)1935年在论述智力问题时提出的。当时发现智力测验的被试由于接受测验的兴趣、克服困难的坚持性以及希望获得成功的愿望等个性因素会直接影响智力测验的成绩。后来,继心理学家韦克斯勒(D.Wechsier)正式提出非智力因素这个概念之后,众多的心理学家对它进行了进一步研究,证明了非智力因素在智力活动中的作用。这些已有的研究表明,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具有紧密的联系,它们相互促进。任何智力活动都包含有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它是智力活动的必要组成部分,并对智力因素的发挥起着制约作用,它们是影响学生学习活动的两种重要因素。我国对非智力因素作用的重视和研究较晚。我国最初主要重视知识技能的学习,忽视智力的开发,后来才逐步认识到发展智力的重要性,但对非智力因素的作用一直普遍忽视。直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特别是90年代以来,人们才深刻认识到脱离非智力因素而孤立发展智力是不行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推动着智力水平的提高,调节和控制着智力发展的方向,学习活动是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两者共同参与的过程。有研究指出:小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对他们的智力和学习成绩有重要的影响。首先,优良的非智力因素对智力有补偿作用,能促进智力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其次,不良的非智力因素对智力的开发有遏制作用[1]。尽管对非智力因素的研究已经有了很快的发展,但是,如何定义非智力因素,学术界意见很不一致,各自强调的因素或特征也很不一样。实际上,从广义而言,非智力因素就是指除智力因素以外的全部心理因素的总称,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心理成分。我们可以认为智力因素是认知活动的执行者或操作系统,而非智力因素是认知活动的调节者或维护和动力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