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散文的基本特点与一般散文是一致的,它要依据散文的创作规律,注重题材广泛,抒写真实感受和境遇的艺术特点。本节内容的重点是要阐述如何依据有关散文的理论和幼儿散文的特殊要求,创作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散文作品。
20世纪20年代我国为儿童创作的散文有《寄小读者》(冰心),但是读者对象是稍大的儿童。幼儿散文在我国产生较晚,真正取得较大的发展是在20世纪80年代,产生了一批不同类别的优秀作品,形成的幼儿散文篇幅短小,贴近幼儿生活,具体形象,易于幼儿接受,意境清新,语言优美,富于情趣。
一、幼儿散文的艺术特征
幼儿散文是为幼儿创作,适合他们欣赏、篇幅短小、知识性强、写法自由、文情并茂的作品。
幼儿化,幼儿散文除具散文的一般特点外,要富于幼儿情趣,要用幼儿的眼光、思维方式考察、反映周围的世界。
散文化,幼儿散文可抒情写意,但不必讲究音律;可记人叙事,但不必拘泥于情节的完整。
(一)篇幅短小,贴近幼儿生活
幼儿散文的篇幅一般三五百字,很少有超过千字的。幼儿散文不必对事件的来龙去脉交代得十分清楚,只要能针对最富有特征的人、景、事、物来描述即可。幼儿散文重视内容的真实性,多从幼儿身边可感知、能理解的事物出发进行描述和抒情。如《牵牛花》(郭风):
为什么叫它牵牛花呢?它的花朵,不是开得像喇叭吗?
啊,可爱的牵牛花。迎着清晨第一道阳光,你把自己的喇叭拿出来——你的喇叭是浅蓝色的——吹起了起床号,让田野里各种花草听见了,都赶快起床。
于是,田野里的稻禾在微风中轻轻地摇摆着身腰,河边的菖蒲用绿叶浸湿了露水来洗擦自己的手臂,野蔷薇也张开了花瓣,过了不久,池塘里的睡莲也放开了雪白的花冠。[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