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占兰
教师进行研究或者说教师用研究的方式去工作,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和《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对幼儿园教师的专业要求。根据《纲要》的要求,教师应成为幼儿主动学习的支持者与鼓励者、引导者与帮助者;教师应成为自身实践的研究者,做研究型、专家型教师。《标准》提出,幼儿园教师应具有反思与发展的能力,应主动收集、分析相关信息,不断进行反思,改进保教工作;针对保教工作中的现实需要与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制订专业发展规划,积极参加专业培训,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可以说,开展专题研究和结合日常教育教学的研究,是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素养的有效途径。
工作室工作的基本思路与具体目标是:将老师们引向专业化、研究型教师的发展之路,努力为老师们成为名师勾画出基本的路线图。
在工作室工作的第一阶段,老师们经过阅读经典教育著作,聆听已成为名师的榜样的成长经历,通过接受读书、写作、现场研究等方面的具体辅导来加强基础能力;工作室通过引导教师个人反思、同伴共同研讨、再进行分析概括与提升等活动,对每位教师的专业能力进行诊断等这些有针对性的重要活动,使每位教师懂得了名师是什么样的,她们具有什么样的专业智慧和道德智慧;自己当前的水平是什么,在专业和道德智慧两个方面距离名师有多远,自己应该从哪些方面加强,从哪里突破;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各自的发展方向,勾画出了基本路线图,明确了具体研究与工作任务。
在工作室工作的第二阶段,教师们明晰了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明确了自身的方向之后,为了进一步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在教育实践中不断积累和提升教育智慧,每个人都确定了自己的研究领域和重点,开展了深入细致的专题研究。工作室为老师们的发展提供更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重点是引领老师们沿着成为名师的路线图、朝着自己的方向、以适合于自己的进程,不断地提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