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劳拉·E·伯克.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2]卢桂珍.老年健康照护[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
[3]李映兰.老年健康照护[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8.
[4]胡军生,高云鹏,肖健.老年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5]卞国凤.老年社会工作方法与实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6]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7]余运英.应用老年心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2.
[8]陈露晓.老年人的社会交往心理[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2.
[9]高云鹏,胡军生,肖健.老年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10]金正昆.老年人十万个怎么办(社交篇)[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3.
[11]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12]戴士弘著.职教院校整体教改[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13]金圣荣.自我心理治愈术[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3.
[14]陈露晓.老年人婚姻心理应对[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2.
[15]陈晓露等.老年人休闲与审美[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
[16]李心天.医学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17]陈露晓.老年人的生死心理教育[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
[18]付敏红.影响城市老年人休闲生活的因素及对策——以南宁市老年人为例[J].广西社会科学,2005,第12期.
[19]赵惠霞.论审美心理的内在结构及变化规律.人文杂志,2000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