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本质是为人服务,儿童教育也不例外。而人的教育,对于儿童本身来说,核心关注点在儿童兴趣引导与良好习惯培养的人格素质养成。
关于人格教育,陶行知说:“教职员和学生愿意共生活,共甘苦。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矩,教职员要躬亲共守。这种共学、共事、共修养的方法,是真正的教育。师生有了共甘苦的生活,就能渐渐的发生相亲相爱的关系。教师对学生,学生对教师,教师对教师,学生对学生,精神都要融洽,都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一校之中,人与人的隔阂完全打通,才算是真正的精神交通,才算是真正的人格教育”。
而对于人格教育的起始,他认为“人格教育,端赖六岁以前之培养。”“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培养得好,以后只需顺着他继长增高的培养上去,自然成为社会优良的分子;倘使培养得不好,那么,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决了不易变。”
这些观点,基于科学的态度与求是的精神。在操作层面,他也力图给予可以实施的、建设性的、可以持续发展的建议:
(一)科学求真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科学是什么?科学首先是求真,追求真理、真实与真相。科学精神首先是较真的精神。“科学要从小教起。我们要造成一个科学的民族,必须在民族的嫩芽——儿童——上去加工培植。有了科学的儿童,自然会产生科学的中国和科学的中华民族。”
“中国误就误在伪教育造就的伪君子身上。”教育要首先让孩子“肯说真话,敢驳假话,不说谎话。”
这种声音即使在今天看来亦有振聋发聩之功。不仅对于儿童教育,对于社会其他问题的解决,也可以触类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