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认为教育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919年,他告诫浙江第一师范学校的毕业生:“教育的作用,是使人天天改造,天天进步,天天往好的路上走。”1924年,他在中华教育改进社第三届年会时强调说:“教育就是教人做人,做好国民的意思。”显然,在陶行知看来,“教人做人”、“做好国民”,这就是教育的神圣任务。而德育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他在《百侯中学校歌》中写道:“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因此,让学生成为“真人”(即追求真理做真人),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真善美人格的人,就是陶行知进行德育教育的目标。
“真人”是相对于假人、伪人而言的。1913年陶行知还在金陵大学求学时,就曾发表《伪君子篇》一文,认为“真人”与“求名趋利”的伪君子是根本不同的,并深刻论述了“为人须为真人,毋为假人”的人生准则。至于“真人”的内容,从陶行知一生的教育思想和实践看,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追求真理,求真知,说真话
陶行知强调:“真理是老师”。要说真话,不说假话,要求真知识,摒弃伪知识。何谓真知识?他指出:“真知识是思想与行为结合而产生的知识,真知识是安根在经验里的,从经验里发芽长叶、开花结果的是真知灼见。”伪知识则可分为两种:“一是根本上错误的,不符事实;二是强不知为知,实在不知。”
陶行知经常教育自己的孩子要“追求真理做真人”,并给他们起了“问真”、“探真”的学名。1940年,他的次子陶晓光因要去成都一家工厂工作,需要学历证明书,因此向重庆育才学校副校长马侣贤要了一张晓庄学校的毕业证书。陶行知得知后,要求陶晓光将毕业证书寄回,并告诫说:“我们必须坚持‘宁为真白丁,不作假秀才’之主张进行……‘追求真理做真人’,不可丝毫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