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大均
雷女采葛,缉作黄丝[2]。
夫寒衣葛布,妇饥食葛乳[4]。
得钱虽则多[5],不足偿租赋[6]。
一日织一匹,十指徒苦辛。
只以肥商贾,无能养一身。
注释
[1]屈大均(1630—1696),初名绍隆,字介子、翁山,广东番禺人。清兵入广州前后,曾参加抗清斗争。失败后,削发为僧,名今种,不久还俗,周游各地。与顾炎武等交往。晚年过着半隐居的生活,靠务农、卖文和朋友资助生活,还从事广东文献的编纂工作。他的诗揭露清军暴行,反映民生疾苦,感时伤事,嘲骂失节士人,诗风明健,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著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道援堂集》《广东新语》等。雷女:雷州妇女。葛:多年生蔓草,块根可入药,亦可制成葛粉供食用,茎的纤维,可制葛布(俗称夏布)。广东当时为葛布的主要产地,如增城的女儿葛、雷州的锦囊葛、博罗的政善葛、潮阳的凤葛、海南的美人葛、阳春的春葛以及龙江葛等,均各有特点。其精细者,据说可以达到“弱如蝉翅,重仅数铢”的程度。
[2]缉:把麻折成缕连接起来,江南一带俗称“捻麻”。此处指析接葛的纤维。
[4]“夫寒”二句:互文用法,意即:以葛布作为寒衣,以葛乳作为粮食,可见生活之艰苦。衣,动词,穿。葛布,夏天穿的衣料。葛乳,捣烂葛根所得的汁液,晒干成粉可食。
[5]“得钱”句:雷州葛布当时行销最广,其精者,百钱一尺。
[6]偿:偿还,缴纳。租:地租。赋:赋税。
思考与探讨
屈大均写了大量反映广东地方风貌的诗歌,试将这首诗与张俞《蚕妇》相比较: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