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面对着自然界的各种事物时,幼儿不仅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有着问不完的问题和疑问,而且,他们是勇于实践的探索者,并最终形成自己“天真幼稚的理论”。
1.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幼儿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这一特点与科学家一样,所以我们说幼儿个个都是小小的科学家。
著名的动物行为专家尼可·丁伯根(Niko Tinbergen)曾说:“科学家们,由于他们急切的好奇心,在他人眼中,常常显得很孩子气。”换句话说,科学家们都常葆童心,有着孩子般强烈的好奇心。著名的物理学家理查·费恩曼(Richard Feynman)就是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充满好奇心的人物。在他的生命中,从来没有一天不对至少一件事好奇,而且到了非要去一探究竟的地步,人们把他称作不折不扣的科学家。他对万事万物都具有好奇心,随时准备敞开心胸接纳新的事物,也愿意尝试任何事物。我们的幼儿有着和科学家一样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是与生俱来的。也可以说是我们从祖先那里承袭来的。
一个孩子长大的过程,是人类发展过程的复演:从动作的发展来看,最先是爬,手脚并用;而后,双脚摇摇晃晃地走;最后,直立行走。这一过程用了约12个月,可是,在人类的进化中,这个过程却用了几百万年的时间。现在,能直立行走的潜在因素已经包含在人的遗传基因之内。从语言的学习来看,一个孩子用两年时间就可以学会说话,但是,历史上人类经过千万年才学会了说话。同样,人的遗传基因中也有一种能够探索、理解和解释其周围世界的各种现象的潜力。[23]
我们刚出生时,可以说没有任何文化方面的体验。然而,我们也并非全然无知地来到这个世界,其实,我们带了不少知识和能力来到这个环境。例如,我们会看、会听、会消化等。我们也从祖先那里承袭了他们的经验,这些经验是我们的祖先经过了数百万年的进化,在一个充满了掠夺、自然灾害、毒物、危机四伏的世界中生存所累积下来的。人类至今在地球上生存着,便证明了我们的祖先有能力认识和适应周围的环境。人脑是一部精密的仪器,能把相关的事物拼凑起来,以便解决需要应付的问题。我们可以想象,人类的远祖,把一块石头敲击、打磨,终于形成尖锐的工具,甚至可以用来切割一个大型动物的尸体。或许我们也可以想象,远古时代,有一个人,发现打火石互相敲打会产生火花,最后可以生起一堆火。车轮、弓箭、犁等的发明,目的都在于让我们在这个环境下生存,并且传宗接代。这些发明开启了人类的文明史,并开辟了一条途径,引导我们进入现代的科技世界。[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