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果茨基和皮亚杰两位教育心理学家的研究为我们了解和认识幼儿的思维水平和发展阶段的特点提供了依据。他们认为,儿童在学龄前就开始了思维活动。维果茨基认为在学前阶段中思维活动是兼容并蓄的,而皮亚杰则认为是自我中心的。他们用了不同的名词,但认为思维活动在发生的时间上是相似的。两位学者都认为充分发展概念思维只有在青春期才是完全可能的,而决不是在这时期之前。
根据皮亚杰的观点,幼儿期的思维处于两个阶段:自我中心阶段、直觉阶段。[21]
3~4岁的孩子正处于自我中心阶段。在这个阶段,儿童还不能把自己和外部世界完全分开。他以为外部世界的事情是对着他来的,甚至就是为了他才发生的。孩子会以为月亮跟着他走——他居然能使月亮移动!
自我中心阶段的另一表现是:儿童认为他对事物的认识是绝对的。如果他的知觉发生了变化,他会认为是因为事物起了变化,或者是已换了另外一事物。他从前门进屋看到的家跟他从后门进屋看到的家不一样,他会认为是因为屋子起了变化,甚至会认为是换了间屋子,而不认为他只是换了一个角度或方向来看同一间屋子。由于对同一现象从多方面的接触和感觉,把这些结果综合起来才产生了概念。可见,这样的概念在幼儿期是无法形成的。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要在儿童对同一件事物有了许许多多的感性经历之后,他才能明白那原来是同一件东西,只是他观察的角度变了。
在这个阶段,儿童的认识一次不能包括双重关系,比如南瓜决不能同时又是南瓜又是瓜果。
孩子在5~7岁处于直觉思维阶段。这个阶段仍有自我中心阶段的某些特征,儿童仍然一次只注意一个特征或一个变量。不同的是,直觉是与所感知的现象相联系的,而不是和个人的感觉相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