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实践中,顺应—生成和预设—转化两种途径常常是能够相互转化并交织在一起的。
案例:蜗牛(中、大班)
幼儿对小动物有着天然的亲近感。蜗牛是幼儿在春天常饲养观察的小动物之一。观察活动可从3月一直延续到7月。在饲养的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的观察和实验,幼儿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蜗牛作为生命体的基本特征。
在自然观察中,幼儿发现了蜗牛的卵并引发了争论,由此吸引了更多的幼儿参与到观察蜗牛、研究蜗牛的活动中。老师鼓励幼儿在观察蜗牛的基础上自己提出关于蜗牛外形及生理特征方面的问题。例如:
蜗牛是什么样子的?
蜗牛喜欢吃什么?
蜗牛吃什么颜色的食物就拉什么颜色的粪便吗?
蜗牛喜欢住在哪里?
蜗牛身上的黏液有什么用?
蜗牛的长触角是干什么的?
蜗牛的短触角是干什么的?
蜗牛能听见声音吗?
……
随着观察的深入,幼儿提出的问题越来越多。例如:蜗牛的触角是干什么用的?蜗牛有很多看不见的腿吗?长触角是眼睛吗?短触角是眼睛吗?
到底幼儿的问题有哪些呢?对某一幼儿提出的问题,其他的幼儿又是怎样想的?会不会由一个问题又引出另一个新问题?此时,老师应该及时引导幼儿把自己的问题用图画记录下来,便于大家分享。于是,我们开展一次集体活动,主要是帮助幼儿整理、澄清零散的模糊的问题,并把个人的问题转变成所有幼儿的关注点,成为大家共同可以参与探索的问题。
我和幼儿一起又挑选出以下四个可以通过实验获得答案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
蜗牛能听见声音吗?
蜗牛喜欢住在什么地方?
蜗牛喜欢吃什么?
白色的粒粒是什么?
幼儿自己选择喜欢的问题,自由组成探究小组。幼儿在活动中经常会主动地把自己的发现与同组同伴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