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肾脏
新生儿肾脏相对较大,出生时两个肾约重25克,约占体重的1/120,以后逐渐增长至成人水平,达300克,约占体重的1/200。出生后肾脏位置较低,以后随着躯体长高,肾脏位置逐渐升高,最后到达腰部。肾脏不仅是重要的排泄器官,也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重要调节器官和内分泌器官。
足月儿在出生后肾脏已能发挥一定的生理功能,但是小儿肾脏的储备能力差,调节机制不够成熟,在喂养不当、疾病或应急状态时易出现肾功能紊乱。年龄越小,肾小管越短,其吸收和排泄功能越差,肾小球滤过率越低,尿浓缩能力越差,大量水负荷时易出现水肿,经常处于负荷过重状态,一旦遇到疾病或应急情况则又容易出现脱水现象。
在1岁和12~15岁两个阶段,肾脏的发育最快。就整体而言,学前儿童时期肾发育不完善,浓缩尿及排泄毒物的功能较差。
(二)输尿管
婴幼儿输尿管较长且弯曲,管壁肌肉及弹力纤维发育不良,容易扩张并易受扭曲而导致梗阻,造成尿潴留,从而诱发感染。
(三)**
婴幼儿**位置较高,尿充盈时易升入腹腔,随年龄增长逐渐下降至盆腔内。
学前儿童新陈代谢旺盛,尿总量较多,而**容量小,黏膜柔弱,肌肉层及弹性组织不发达,储尿功能差,所以,年龄越小,每天排尿次数越多。出生后1周的新生儿,每天排尿20~25次,1岁时每天排尿15~16次,2~3岁每天10次左右,4~7岁每天6~7次。半岁以内,每次尿量约30毫升,1岁时约60毫升,7~8岁时150毫升。
由于小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健全,对排尿的调节能力差,当**内尿液充盈到一定量时,就会发生不自觉地排尿。年龄越小,表现得越突出,时常会出现遗尿的现象。
(四)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