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前卫生学

第二节 学前儿童呼吸系统特点

字体:16+-

呼吸系统(respiratory system)是人体进行气体交换,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系统。主要由呼吸道和肺组成(见图2-6)。呼吸道包括上呼吸道(鼻、咽、喉)和下呼吸道(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具有通气、调节空气温度与湿度、清除异物和粉尘的作用。肺是机体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主要负责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图2-6 呼吸系统概观

一、呼吸道的特点

(一)鼻

鼻(nose)是呼吸道的起始部分,又是嗅觉感受器,是保护肺的第一道防线。鼻由外鼻、鼻腔及鼻窦三部分组成。学前儿童鼻根扁而宽,鼻腔相对较短、狭窄,黏膜柔嫩,血管丰富,婴儿无鼻毛,因此易受感染。感染后,容易引起鼻黏膜充血、肿胀、流涕,造成鼻腔堵塞、呼吸不畅,甚至鼻炎。同时,由于鼻窦黏膜与鼻腔黏膜相连,鼻窦口相对较大,患上急性鼻炎时可累及鼻窦。在出生后头几个月内,由于黏膜下缺乏海绵组织,婴儿较少发生鼻出血。所以,要教育学前儿童养成正确的卫生习惯,如用鼻呼吸、不用手挖鼻孔、学会正确擤鼻涕。

(二)咽

咽(pharynx)是一条前后略扁的漏斗形肌性管道,由黏膜和咽肌组成。自上而下分为鼻咽部、口咽部和喉咽部。咽下端和喉及食管相连,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共同通道。学前儿童咽部相对狭小,咽鼓管粗、短、直,呈水平位(成人呈斜向上),口咽部的病原体易通过咳嗽、擤鼻涕等方式进入中耳而引发中耳炎。

(三)喉

喉(throat)是呼吸气体的通道,也是发音器官。喉由软骨、韧带、肌肉及黏膜组成。学前儿童喉腔狭窄,黏膜纤弱,血管及淋巴组织丰富,发炎肿胀时会使呼吸困难。3岁前男女儿童喉头外形相似,3岁后男孩甲状软骨板角度变锐,5岁时成长加快,10岁后喉结逐渐明显。学前期声带短而薄,不够坚韧,故其声调比成人高。学前期声门肌肉易疲劳,如果过度用嗓,声带易充血肿胀变厚,变成“哑嗓子”。因此,应注意保护学前儿童的声带,如避免孩子经常哭喊;避免唱一些音域广、音律复杂、音程跳动大的成人歌曲等(详见第九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