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杨岩版)

项目三 就业指导

字体:16+-

任务一 大学生就业认知

体验活动

同学们思考以下问题:

1.在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专业里挣扎一辈子。

2.在一个自己不喜欢的行业里折腾一辈子。

3.现在的你,想什么……?

4.我能干什么?

5.我想干什么?

6.我适合干什么?

7.我去哪里找工作?

体验分享

我现在该做些什么?

理论解读

大学生就业是从学生时代到步入社会的转折,是实现学业、职业与事业连接的桥梁;是以学业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为载体,以事业为目标,大学生个人劳动能力的最佳配置。

一、就业的基本内涵和特征

就业是指劳动者同生产资料相结合,从事一定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济收入的活动。它包含三个基本条件:从事社会劳动、得到社会承认和取得报酬收入。

就业的基本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性。就业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中实现的,受生产关系即社会关系的推动和制约,同社会现状和发展密切相关;就业必须是从事满足他人和社会需要的有效劳动,要得到社会的承认。如体育运动,一般的只是个人爱好,但如果成为运动员,得到社会的承认,就是就业。而从事家务劳动,就不是就业。

2.经济性。对社会来讲,要求尽可能充分利用社会劳动力资源和生产资料资源,实现最佳结合,生产出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产生最大效益。对劳动者而言,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维持生存,改善生活质量,实现自身社会价值。经济性是就业的物质属性,无酬劳动不是就业,如在学校学习的学生所从事的学习劳动。

3.相对稳定性。提高效益,要求劳动者尽可能稳定在一个就业岗位上,持续地工作。就业是较长时间连续进行某项活动。如学生家教是在校利用空闲时间进行的临时性的短时间内的劳动,这就不能称为就业。大学生就业是指完成学业的大学毕业生,根据国家有关政策,按照一定的程序,在社会从事一定的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济收入,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人生价值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