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秦小刚版)

第三节 职业规划实现的策略及职业发展技巧

字体:16+-

职业规划的实现需要经过一系列过程,包括自我分析价值观、兴趣、技能以及分析专业、职业选择、职业定位、行业与职业外部环境需求与机遇等问题。面对发生的事件的需要,知道自己需要做出一个选择以及自己是怎么做出重要决策的,了解自己是如何思考决策的。扩大或者缩小自己的职业、学习项目或者工作选择列表,确定职定职业生涯发展目标,进行目标分解组合,制订实施策略与行动计划。包括职业生涯发展路线、教育培训、实践计划等方面的措施。在实施中要不断修正目标和选择,以完成职业生涯规划。

一、大学生职业定向决策

职业定向选择作为筹划未来的一种手段,与个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及个性特征、自我认识、职业理想和对社会的了解程度密切相关。职业定向信息的收集、职业社会需求、家庭社会环境因素,这三方面因素的有机协调,是实现职业匹配的关键。

面对已经收集到的各种职业信息,大学生如何有效的利用这些信息,在对未来职业的定向匹配中作出合理的决策?这是当前大学生面临的难题。

首先,考虑自身的职业个性因素和所学专业的匹配情况。大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和所学的专业,个性特征是影响人职匹配的相对稳定的主要因素,所学专业也是大学生职业定向时予以考虑的重要因素。如果自己的个性特征严重阻碍自己在本专业领域的发展,或者是未来该专业领域的工作职位趋于饱和,可以考虑跨专业作定向匹配。

就专业内的匹配而言,可以有两种情况予以考虑:同一(类)职业内和跨职业的匹配。而同一(类)职业内的匹配,还可根据情况细分为同类岗位和非同类岗位的工作(职业)匹配。跨职业的职业匹配可根据情况有多种匹配情况,比如动物医学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可以选择不做动物医生,而做出专业内的跨职业选择——如政府行政部门公务员、兽医院校教师或兽药商人等职业。对于跨专业的职业匹配,可以有多种匹配情况。伴随专业调整,可以出现相应的职业匹配可能性。专业内的职业匹配调整,并没有改变所学专业的性质和背景,而专业外的职业匹配调整,有几个方向:调学校或换专业;继续深造不同的专业(如跨专业考研,攻读第二学位等);校内辅修其他专业;跨校选修相关专业和课程。专业外的职业匹配调整已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专业特性。不过,无论是专业内还是跨专业的职业匹配,应该注重职业定向信息的有效整合,这样才能做出合理的匹配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