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职业指导

5.4 职业素质测评

字体:16+-

一、职业素质测评的起源

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与事适”、“事与人配”是管理者渴望实现的重要目标。为了达到这一目标,管理者越来越重视职业素质测评手段的发展和运用。职业素质测评,主要是通过对人员的知识水平、能力、个性特征、职业取向和发展潜力等方面素质进行综合的测量和评价,为人员的招聘、录用、晋升和培训等提供服务。

早期的职业素质测评主要体现为职业倾向测量,即测试个体适合从事何种职业。职业倾向测量的起步得益于心理测验运动的兴起,心理测验首先来源于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创建的心理实验室。19世纪末,高尔顿、卡特尔等人尝试进行了多种大学生心理测验,法国心理学家比奈则对此做出了划时代贡献——研制了世界上第一个智力量表,开创了现代心理测验的先河。真正的职业倾向测量最早源于西方社会20世纪20年代,当时受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心理测验运动取得巨大发展。伴随着用于测量官兵智力的陆军甲种测验和陆军乙种测验在美国社会的迅速应用,为各个阶层、各类人群设计的智力测验不断出现。这时,有些心理学家根据工业部门对人才选拔和工作安置的需要,开始编制各种职业倾向测验,其中早期主要包括音乐、文书、机械和艺术等方面的特殊能力倾向测验,后来美国学者斯特朗(Strong E.K)在把职业选择与个人特点相结合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于1927年编制出版了世界上第一个职业兴趣测验“斯特朗职业兴趣量表”(Strong Vocational Interest Blank,SVIB),该量表至今仍然受到人们的重视。

二、当前主要的职业素质测评工具

职业素质测评工具的研制,是职业素质测评的核心内容。自职业素质测评诞生以来,职业素质测评工具的研制一直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在职业素质测评工作中,研究者普遍使用的是心理测验量表,最近几年又有一些研究者把测验量表改编为软件的形式,更好地促进了职业素质测评的发展。纵观当前国内外使用的职业素质测评量表,最有影响是美国劳工部就业保险局自1934年起花了10年时间编制而成的《一般能力倾向成套测验》(General Aptitude Test Battery,GATB)。该测验的技术路线分为两个方面:一为工作分析;二为因素分析。为了进行工作分析,当时动用了很多人力分析了美国2万个企业中7.5万个职务。结果发现可以分为20个职业能力模式,选出了不可缺失的10种能力倾向。同时,研究人员又对当时应用于士兵选择、招聘雇用等领域的50多种测验进行因素分析,分析归纳确定了10种与职业关系密切并有代表性的能力因素。于是,通过上述两类分析,确定测量与10种能力因素相应的测验为15种,其中11种为纸笔测验,4种为操作测验。《一般能力倾向成套测验》自产生以来,不但在美国经过多次修订,而且也被世界上许多国家引进修订。最新的一套《一般能力倾向成套测验》是由美国就业服务处修订的。这套测验包括15个分测验,其中有11个纸笔测验,4个操作测验,评定9种不同的职业能力倾向。我国戴忠恒等人最早对美国的《一般能力倾向成套测验》进行了修订,并初步建立了中国常模。修订后的《一般能力倾向成套测验》仍然包括15个分测验,其中11个纸笔测验分别为圆内打点测验、记号记入测验、形状相配测验、名称比较测验、图案相配测验、平面图判断测验、计算测验、词义测验、立体图形判断测验、句子完成测验、算术应用测验,4个操作测验分别为插入测验、转动测验、组装测验、拆卸测验。评定的9种职业能力因素分别是智力、言语能力、数理能力、书写知觉、空间判断能力、形状知觉、运动协调、手指灵巧度、手腕灵巧度。最近方俐洛、凌文辁等人又对美国的《一般能力倾向成套测验》重新进行了修订,形成了一般能力倾向成套测验中国城市版,并建立了常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