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平及教育实践
陶行知(1891—1946年),安徽歙县人,原名文浚,因欣赏王阳明“知行合一”学说改名为“知行”,后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遂改名为“行知”。陶行知秉持“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先后参与发动了平民教育运动、乡村教育运动、普及教育运动、战时教育运动、民主教育运动,极大地推动了民国时期教育实践的进步,并创造性地构建了“生活教育理论”体系,被公认为“人民教育家”。
陶行知6岁就读私塾,15岁就读歙县崇一学堂,23岁毕业于金陵大学,同年赴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攻读市政学,并于次年获政治学硕士学位。1915年,入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师从杜威、孟禄、克伯屈等美国教育家。1917年秋回国,先后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及国立东南大学教授、教务主任等职。1922年任中华教育改进社主任干事,1923年发起“平民教育”运动,关注面向农村和工厂办教育。1926年倡导开展乡村教育运动。1927年3月在南京北郊晓庄创办乡村幼儿师范学校——晓庄师范学校,并创办中国第一个“中国的、平民的、省钱的”乡村幼稚园——南京燕子矶幼稚园。1931年开展“普及教育”工作。1932年在上海创建山海工学团,开创“小先生制”和“传递先生制”。1939年7月,在四川重庆创办育才学校。1946年7月25日,因长期劳累过度,突发脑溢血,不幸逝世于上海,享年55岁。
二、生活教育理论
(一)生活教育理论的确立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的确立经过了三个阶段,即萌芽期、发展期、成熟期。
1.萌芽期(1917—1926)
1917年,刚从美国留学归国的陶行知看到中国教育与生活缺乏应有的联系,教师“死教书、教死书、教书死”,学生则“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整个学校教育一片死气沉沉,于是便极力宣传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等思想。这一过程中,陶行知经过不断思考,于1921年的一次演讲中,最早提出了“生活教育”的概念,1925年又提出“教学做合一”的思想,生活教育思想已经初具雏形。总体来看,由于尚未形成系统,也没有经过实践检验,这段时期可视为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萌芽期。